简介
西芹又称洋芹、美芹,是从欧洲引进的芹菜品种,植株紧凑粗大,叶柄宽厚,实心。质地脆嫩,有芳香气味。可以分黄色种、绿色种和杂色种群三种。商都县芹菜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集体制时代,当时的大集体“菜园子”里种的大部分为胡芹,棵大但肉少茎多,后从张家口坝上地区引进芹菜,通过集体菜园子的种植和培养,芹菜的品质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后来大集体制撤销,农户们开始自己种植芹菜。西芹产业的壮大得益于10多年前的“菜篮子工程”和“进退还工程"的实施,这也使得我县成为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露地面积8万亩,其中西芹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31万吨,是内蒙古最大的西芹种植基地,被誉为“内蒙古西芹第一村”,并在2006年成功注册“水漩绿韵”蔬菜商标,被国家奥委会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芹供应基地之一,并注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蔬菜字样。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商都县境内地貌类型以浅山丘陵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64%;山前冲积平原,占总土地面积34%。海拔在1300-1600米。地处内蒙古高原,境内海拔平均为1400米。全境地形起伏不平,西高东低,向东南方向倾斜。土壤绝大部分属栗钙土,其余为盐碱土,草甸土,沼泽土,灰褐土。由于地处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和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的交汇处,所以形成了多样型的地貌,大体分为缓坡丘陵,浅山丘陵,山间盆地,河谷洼等地。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低下,西北多浅山丘陵,地势较高,中部多丘陵,地势次之,东南部多滩川,平原,地势较低。全境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4%,滩川平原占总面积的34%。商都县的土壤属中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栗钙土带。全县除部分隐城性土壤和极少数垂直分布的土壤外,全属栗钙土类。
2、气候情况:商都县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纬度偏北,海拔较高(1275-1740米),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冷热不均的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短雨量集中,秋季早旱易冻,冬季漫长寒冷。由于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等原因,光能资源十分丰富,日照时数为2970小时,说明夏季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生长季节日照充足,可以充分满足喜光作物的需要,产品品质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于积累。全年平均气温仅3.1℃。冬季受强大的冷高压控制,气候干燥、严寒少雪,1月最冷平均气温达-14.9℃,极端最低气温为-34.7℃(1971年12月20日),夏季增温快,但很短暂,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8.9℃,平均年较差为33.8℃。所以,商都县气温具有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显著特点。全县太阳年总辐射每平方厘米达136.25千卡,全国除西藏、西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外,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适宜西芹等冷凉蔬菜生长。
地域范围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商都县小海子镇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西芹第一镇”,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8′—114°15′北纬41°18′—42°29′之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县境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和镶黄旗接壤,南部与兴和县相邻,西依察哈尔右翼后旗,东靠化德县和河北省的康保,张北,尚义县。行政划分为6镇4乡,213个村民委员会,694个村民小组。商都西芹保护地域分布在七台镇、小海子镇、十八顷镇、大黑沙土镇、玻璃忽镜乡、屯垦队镇、三大顷乡、卯都乡八个乡镇,52个自然村范围内,保护规模为年产量3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商都西芹叶片直立,宽3-4cm,多呈水晶状。叶柄宽大肥厚,叶片较大,叶色浓绿,叶柄上部为绿色,下部黄绿色,植株紧凑粗大,植株高70-80cm,根茎部为实心,纤维少,品质好。质地脆嫩,味甘、苦、性凉,有芳香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商都西芹营养物质含量参考范围值:1.3g/100g≤蛋白质≤2.0g/100g;0.6g/100g≤碳水化合物≤2.0g/100g;2.0g/100g≤膳食纤维≤2.8g/100g;40mg/100g≤磷≤44mg/100g;0.08mg/100g≤VB2≤0.15mg/100g;8mg/100g≤VC≤11mg/100g;51mg/100g≤Ca≤54mg/100g;12mg/100g≤Mg≤16mg/100g。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商都西芹含有大量芹菜油和钙质,可以补“脚骨力”,具有健胃、利尿等疗效,是一种保健蔬菜。大多数地区主要食用叶柄,实际上叶片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比叶柄要高得多。实验表明,芹菜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持续时间随食量增加而延长,并且还有镇静和抗惊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