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扎兰屯榛子是当地林果业品牌,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铁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报了杀父之仇。此战役行军途中,铁木真身心疲惫,神倦体乏。经今雅鲁河畔扎兰屯西南乡,见榛树结满榛子,“子如小栗,铁木真采而尝之。仁满粒香、掌击而裂,食后神情气爽,气力倍增,太祖甚喜谓之:此乃山神赐我之神食也”。元建国大都后,每逢祭祀元太祖,贡品必有采自扎兰屯西南乡的扎兰屯榛子等干果,称谓“神食”。
特点特征
扎兰屯榛子是“纯天然、无污染、高营养”的绿色食品,加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使这里的榛子名扬国内外。北京、天津、广东、山东等省市采购商纷纷前来大量采购。尤其是被中科院专家称为“手拍水漏”的 “榛子落儿”因其独特的口感,不少外地客商甚至不惜花双倍价钱抢购,每年春节前扎兰屯榛子都被当做贵重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1、外在感官特征:扎兰屯榛子,又名榛、榛子,为平榛。榛子籽粒光滑呈圆形,外壳坚硬,黄色褐色。灌木,丛生,株高1~2米。叶倒卵形,顶端平截,中央具三角形突尖。果苞钟状,每序结实1~6粒。坚果金黄褐色,为圆球形,果仁无空心。
2、内在品质指标:扎兰屯榛子每100克果仁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25.92%,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扎兰屯榛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出仁率在33——41%。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
产业
如今,“扎兰屯榛子”这貌不惊人的野生小坚果,已成为扎兰屯市全力打造的绿色食品中重要的一员,也是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成为投资少、获利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赢的“朝阳产业”。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扎兰屯榛子产地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土,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土壤pH值4.2—7.6,耕层有机质含量6.15%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丘陵为主呈波状起伏。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全年日照时数2018小时,年平均气温3.3C°,≥10°C的有效积温平均达2115°C,无霜期短,平均100—125天,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水资源丰富,其中河川流量为21.44亿立方米,地下资源6.56亿立方米。无工业污染,水资源保持良好,水质达到NY/T5016-2001标准,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扎兰屯榛子优良的品质创造了先天条件,极有利于榛子的生长和挂果。
2、人文历史:扎兰屯榛子是扎兰屯市林果业品牌,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 :铁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报了杀父之仇。此战役行军途中,铁木真身心疲惫,神倦体乏。经今雅鲁河畔扎兰屯西南乡,见榛树结满榛子,“子如小栗,铁木真采而尝之。仁满粒香、掌击而裂,食后神情气爽,气力倍增,太祖甚喜谓之:此乃山神赐我之神食也”。元建国大都后,每逢祭祀元太祖,贡品必有采自扎兰屯西南乡的榛子等干果,称谓“神食”。榛子采集业是扎兰屯市较早开发的产业,市境内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为榛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优势。扎兰屯市境内分布33000公顷榛子林,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绿色宝库”,盛产大量平榛,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重要的榛子生产基地。榛子是林下产品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野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扎兰屯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发利用榛林,把发展榛林经济作为全市林业产业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确立了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了以科技促生产,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思路,现已形成垦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开发之势。扎兰屯市结合林权改革,出台了《浅山区次生林分户承包管护管理办法》,调动了农民承包山林的积极性,榛子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榛子林承包户加大投入,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野生榛子的产量。2008年扎兰屯市组织产地相关单位申报扎兰屯榛子为绿色食品并获得通过,标志编号LB-20-0807052539A。
地域范围
扎兰屯榛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在扎兰屯市境内13个乡、镇(办事处)及所属89个行政村,具体是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哈拉苏办事处、达斡尔民族乡、成吉思汗镇、中和办事处、雅尔根楚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浩饶山镇、柴河办事处,总生产面积33000公顷,年产量500万吨。扎兰屯榛子产地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济沁河、绰尔河上中游两岸,扎兰屯市西南金界壕两侧,介于东经122°32′—123°10′,北纬47°55′—48°02′,海拔1120——215m,适宜扎兰屯榛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