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红干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开鲁红干椒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产品销往中国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开鲁县是内蒙古古县之一,土地资源丰富,县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黑白相间五花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适中,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小时左右,年降水在340毫米左右,虽然降水少,但88.6%都集中在作物生长的5~9月份,属雨热同季,条件极适宜红干椒的生长。
红干椒规模化种植在开鲁已有30多年,遍布全县各个乡镇,近年来,全县红干椒平均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产红干椒20万吨以上,年产值达15亿元,纯收入10亿元,红干椒产业每年为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
开鲁红干椒从弱到强,历经曲折,终成为市场上不可以忽视的品牌产品,开鲁红干椒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开鲁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最初的开鲁红干椒是默默无闻的,即使开始出现规模化种植也是如此,那时的人们缺少的不光是品牌意识,缺少的还有市场化意识。用原开鲁县红干椒协会会长梁长武的话说:分散种植、分散销售,坐等客商上门收购,本来市场上不愁销路的红干椒却形成了买方市场。三鲁牌红干椒、益都椒、道德红等或以品种名称销售或自建品牌名称销售的红干椒充斥市场。
开鲁县委、政府根据当时的红干椒产业发展现实,推行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了开鲁红干椒发展规划,从此开鲁红干椒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成立民间合作组织。1991年,开鲁红干椒协会的前身-道德红干椒协会成立,该协会以产、供、销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协会的成立首先构建起农民与市场的桥梁,使向来只知俯首种田的“泥腿子”也关注起市场动态,也可以放下裤管与外来客商商洽红干椒交易,其次协会致力于红干椒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培训,使农户逐渐摆脱了过去凭借个人经验种植的局面,开鲁红干椒协会试验推广的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坚持市场化运作,建设红干椒市场。开鲁县道德红干椒市场始建于1988年,以此基础上,开鲁县不断加大市场建设力度,沿303国道两侧道德至大榆树段建设生产基地和百华里红干椒批发市场,并且形成了两家比较突出的大型红干椒市场:杨秀峰红干椒市场和道德红干椒市场,两家市场年购销红干椒都在5000万公斤左右,成为开鲁县红干椒的主要集散地。
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科学种植。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开鲁县依托成熟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的种植方式以及长久的红干椒种植积累下丰富的经验,积极实施红干椒农业标准化建设,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成农业标准推动红干椒产业升级,确保红干椒品质稳步上升。
加强品牌培育和维护。开鲁县曾经举办4届“开鲁红干椒文化节”,广招天下客商,把“开鲁—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推向了空前,开鲁红干椒开始作为一个统一的品牌与世人见面。2000年,包括红干椒在内共30个品种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无公害产品。2002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7年开鲁红干椒经专家评定后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并注册,获国家专利。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红干椒标准化龙头企业将20万亩红干椒认证为绿色食品,同年开鲁县开始申报“开鲁红干椒”集体商标准备工作。
红干椒产业在开鲁县被称为“红色产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各界的支持,各级媒体争相播报,开鲁红干椒声名远播。如今,开鲁红干椒远销至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供不应求,随着开鲁红干椒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其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