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金沙县辣椒种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全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以湾子辣椒的品质较好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以“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辣椒产业红了金沙县东部“半边天”。金沙县木孔乡是1935年4月红军第九军团菜籽坳战斗所在地,现已列为贵州省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当地还流传当年红军用五个大洋购买100多斤辣椒来御寒的故事。现正在大力发展“双红”产业,一是红色旅游,二是红色湾子辣椒,并建立起了毕节境内最大的湾子辣椒交易市场,全国各地大小客商都来到湾子参观、考察、购买湾子辣椒。金沙县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金沙县木孔乡、茶园乡、源村乡、安底镇、岚头镇、沙土镇位于黔北山区,属毕节生态试验区,紧邻历史名城遵义。湾子辣椒产区以缓坡地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火石地(土壤含有大量小红色石,土地整理时不用清除,当地俗称火石地),耐寒耐涝,土层厚度平均达50cm,PH4.5—6.0,土壤速效磷、铁、钾含量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5-16.5℃,年日照数平均1098小时,年降雨量1045毫米,无霜期平均275天,是辣椒生产最适宜区域之一。六个乡镇及周边村寨都有大量辣椒种植习惯。在当地,只要说到辣椒,人们都会首先提起湾子辣椒,湾子辣椒是金沙县十大名优农产品。
三.地域范围
湾子辣椒地域保护范围为:木孔乡、茶园乡、源村乡、安底镇、岚头镇、沙土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6′-106°28′,北纬27°25′-27°30′,总面积51.33平方公里。湾子辣椒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量达90万公斤。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果形中等,果长8.6cm左右,果重1.6g左右,中径1.4cm左右,肉厚皮薄,油润红亮。 内在品质指标:湾子辣椒入口后辣味适中,香辣味浓,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湾子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多种有益矿物元素,铁含量高。其中氨基酸5.8-6.4%(g/100g),镁1524-1640mg/kg,钙90-108mg/kg,铁260-290mg/kg,铜20-26mg/kg,钾2000-2100mg/kg,锌30-50mg/kg,维生素C0.5-0.8(mg/100g)。 辣椒素的含量在2500-2800(mg/kg)之间,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 辣椒种植、采收、干制严格按照贵州省金沙县地方标准:辣椒栽培技术标准(DB522424/32-2007),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规定(DB522424/33-2007),辣椒施肥技术规范(DB522424/34-2007)、辣椒采收技术要求(DB522424/35-2007),辣椒干制、分级、贮藏技术要求(DB522424/36-2007)执行。
五.特定生产方式
湾子辣椒栽种区域通常选择,排灌方便,地势较高,土壤主要为火石地,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前茬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相对集中连片。由于火石地含石多,普通种植农具不适用,当地选用的是火石地专用两齿耙。 主栽品种为本地品种金椒一号、二号、三号,选用新饱满无夹杂物的种子,干粒重大于5g,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浸种、消毒,配 制营养土,塑料拱棚育苗。辣椒苗株高20cm上下,苗龄60d左右,具有10片—14片真叶,茎粗壮,节间长1.2cm左右,叶色正绿,根系发达,可及时移栽,一穴单植或双植,每 亩6000株~10000株,平均行距30㎝~50㎝,平均株距20㎝~40㎝,穴深6cm~7cm,浇足底水,栽苗,碎土封穴。每亩窝施腐熟农家肥5000KG左右,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KG左右,草木灰100KG左右或钾肥15KG。(如磷酸钾30-40KG)。可地膜覆盖。管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定植成活后追施一次腐熟清粪水。封行前及时中耕除草,结果盛期用0.5%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2-3次。安装杀虫灯,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规范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符合要求的方可采摘上市。8月中旬到10月下旬采收,椒身完全转为红色即可采收,分期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每批辣椒建立详细的投入品记录、田管记录、加工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湾子辣椒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金沙县果蔬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湾子辣椒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