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华夏文明五千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托克逊红枣栽培历史追溯到2000多年左右,1970年,考古学家挖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时发现干枣,考古专家分析确定高昌国时期包括托克逊这些区域内进行种植红枣生产活动,长期以来托克逊县穆斯林群众中一直存在着穆斯林群众墓上种植红枣的传统习惯,据史记载,解放前后,托克逊县农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几株枣树,只是没有形成如今的规模,一直处于零散自由发展状态。托克逊红枣的种植起源于解放前,至今已有90多年的栽培历史。直到1983年开始大田种植,还有在托克逊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古年间,在白杨河上游河岸的有一眼泉水,周边一片忙绿的草原,风景很美,有一天七仙女来到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有一天七仙女回去之前,一把梳子插在泉水边上,第二年春天那个梳子奇迹般的生根、开花、结果、因果实红色饱满,树体高大起名为红枣。从此勤劳的托克逊人民就开始了种植红枣,并成为至今托克逊人们每日必备果品。这个美丽的传说在托克逊一带广为流传,七仙女成就了这个传说,此地取名为“红枣梳子”(翻译意思),这个地方很久以前开始作为托克逊维吾尔族宗教人士的圣地,同时流传最广的托克逊维吾尔民族经典民歌《托克逊木卡姆》(木卡姆中有着与红枣有关的诗词),又让这个丝路驿站举世闻名。现在到托克逊的人,不仅欣赏同时流传最广的托克逊维吾尔民族经典民歌《托克逊木卡姆》,还要来尝一尝这里的特产—托克逊红枣。 通过多年种植栽培及品种改良,摸索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在选种、栽培、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灌溉等技术上形成了一套成熟适用的栽培技术,再加上托克逊是一个风区,托克逊红枣树可以为晚萌发生长的树种,托克逊风期过了以后开始发芽生长,特别适合自然气候条件,成为全国最早熟的红枣,农牧民种植积极性很高,全县有90%的农牧民从事红枣产业,托克逊红枣,享誉全国,而且出口多个国家。托克逊红枣产业业已成为全县的特色支柱产业,枣农摆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貌土壤情况: 托克逊县的土壤分为山地土壤和绿洲土壤等两大类,绿洲土壤中朝土最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全氮0.076%,全磷0.064%,速效钾124 ppm,非常适合红枣生长。
(2)水文情况:托克逊县的水资源主要有白杨河水系和阿拉沟水系两大水系,水源以北部博格达峰和西部高山冰雪融化水为主,用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的无污染、水质好的冰雪融化水,赋予了托克逊冰枣优质品质,全年水资源总量5.96亿方米,年用水量3.92亿方,人均5050立方米,为绿洲灌溉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气候情况:
①气候类型:托克逊为暖温带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少雨荒漠气候,风能和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干旱少雨多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对托克逊冰枣提高品质质量和含糖量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②热量气温:托克逊县热量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4.5度,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3.6度,极端最高气温48度,极端最低气温-21.8度,无霜期约219天,年有效积温6400度以上,春季升温早而快,秋季降温晚而慢。年日照平均长达3233.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年平均 日照时数及太阳总辐射量均居全国前列最适宜喜光的红枣生长。
③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6、7、8月为多,年降水量6.3mm,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315天,年平均蒸发量为3744mm,夏季蒸发量为1381.5占全年总蒸发量46.1%,托克逊县降水极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的特殊气候对托克逊红枣生长最适宜。
地域范围
托克逊县位于天山南麓的吐哈盆地西端,是北疆、南疆、东疆三疆交汇之地,是出入南、北、东疆的唯一通道,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著名驿站,北与乌鲁木齐市,南与库尔勒市,东与吐鲁番市,西与和静、和硕县接壤。托克逊冰枣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博斯坦乡、伊拉湖乡、郭勒布依乡、夏乡、等四个乡共38个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8°22′~88°57,北纬42°40′~42°53′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为45米,保护范围面积15000公顷,产量10000吨。
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干枣:果形饱满、果面具光泽、平坦无皱禧、无虫伤、病斑、机械损伤、无干条、无腐烂和霉烂、无果肉褐变、个头均匀同一批单果重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15%,果肉弹性好,手握不粘个。鲜枣:果形饱满,果个均匀,表皮平滑,艳丽有光泽,全成熟面,果皮薄,果核小,口感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托克逊红枣含糖量≥60(g/100g),蛋白质≥3(g/100g),富含18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铁、钾、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全面而均衡的营养。补血益气、养胃健脾、美容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