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樟树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分布区,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710.7毫米,年日照为1718.2小时,无霜期273天左右。樟树市属赣江下游冲积平原区,境内以平原低丘为主,土壤多为红壤土、水稻土和沙壤土。土壤呈微酸性,PH值为4.6-6.0,土壤中矿物质营养丰富,富含磷、钾、钙、镁、铁、铜、钼等微量元素,土层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1.0%。樟树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樟树花生独特的品质。
地域范围
樟树地处江西中部,跨赣江中游两岸,东邻丰城、南接新干、西毗新余、北连高安。樟树花生地域保护范围为张家山街道办事处、经楼镇、刘公庙镇、临江镇、洲上乡、吴城乡、昌付镇、黄土岗镇、中洲乡、义成镇、观上镇、大桥街道办事处、店下镇、阁山镇、永泰镇、洋湖乡、江西省双金园艺场、樟树市试验林场、樟树市园艺场等共计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5°06′33″至115°42′23″,北纬27°49′07″至28°09′15″之间。保护面积1.02万公顷,年产量4.1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樟树花生果形中小,呈茧形,荚果整齐饱满,果壳薄、网纹浅,以双仁果为主,出仁率高。樟树花生仁饱满、种皮薄、浅红色,口感细腻,食味香甜。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总含量≥28%;纯仁率≥70%;脂肪酸组分中:软脂酸含量≥12%,硬脂酸≤4%,油酸含量≥46%,亚油酸含量≥33%,亚麻酸≥1.0%。
(3)质量安全要求:樟树花生质量符合GB/T1532《花生》的要求;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随标准修改变更而更新;质量安全控制符合NY/T2798.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2部分:大田作物产品》的要求。
五.特定生产方式
(1) 耕田选择与整理:①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无重金属污染,耕作层深25cm以上,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的红壤地、沙壤地。冬至前合理深耕,深度一般为25~30cm,如果连作地一般可2~3年深翻1次。整地要求达到土碎、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地膜覆盖栽培应按垄距85~90cm,沟宽30cm,垄面宽55~60cm,垄高10-13cm起垄。②轮作换茬:与蔬菜、大豆、油菜等其它作物进行轮作换茬,有利于增强花生品质和抗病能力。(2)施肥:樟树花生施肥要根据地力和对产量水平的要求而定。一般地力水平,按产量300kg/667平方米计算,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左右、尿素10~15kg、复合肥15kg、钾肥10kg、磷肥50kg。有机肥和化肥以底施为主,一般有机肥冬耕底施,化肥春耙时底施。花生生产期间除施叶面肥以外,一般不需要追施其他肥料。
(3)种子处理:留种时选留果大饱满、色泽鲜艳的花生果,播种前去除病、瘪、小粒和破损粒及变色粒,保证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播前带壳晒种1~2天,晒种后在播种前10~15天剥壳。
(4)播种:樟树花生一般为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4月土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樟树花生种植密度以2.0~2.2万株/667平方米为宜,在此范围内密度越大产量越高。整好地后,采用人工条播或机播。一般播深5~7cm,每穴2粒,行距28~33cm。
(5)田间管理:①查苗补种:苗全、苗齐是花生增产的基础,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有缺苗现象及时催芽补种。②清棵蹲苗:露地种植苗齐时清棵,用小锄把幼苗基部的土挖开,使两片子叶和胚芽露出土外,促进第一、二对侧枝早生快发。③水分管理:花生种植后的4~6月多为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应注意开沟排水;花针期和结荚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生长后期遇干旱也要及时浇水,防止黄曲霉发生。④中耕除草:苗齐后,结合中耕进行除草。露地花生在盛花期前中耕3次,原则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细。⑤防治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病虫害防治严格执行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
(6)收获、贮藏及包装:8月中、下旬,花生果实成熟即可收获。地膜覆盖收前15天揭膜,并清除残膜,避免污染。收获后及时晒干入库,确保不霉变。花生贮藏、运输场地、设备必须具备安全卫生、无污染条件。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包装物上应标明产地、规格、净重量和包装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