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莲藕在覃塘种植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松柏山下的覃塘镇六燕屯,其生产的大红莲藕是典型代表,以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可谓“藕中之王古岭南有一民谚:“陆川猪,北流鱼,贵县莲藕,高州蕃薯”,可见覃塘莲藕作为地方美食已流芳千年。覃塘区是原贵县升格为地级贵港市后,于1996年成立的县级行政新区,管辖覃塘镇、三里镇、东龙镇、蒙公乡、樟木乡、山北乡、黄练镇、五里镇、大岭乡、石卡镇10个乡镇。1990版县级《贵港市志》第404页记载:解放后,50年代县内以种塘藕为主,田藕少许。60和70年代,因水利条件较好,田藕发展较快。80年代以后,农民在承包地种田藕,年种植面积约1万亩,主产地为覃塘,年种植面积二三千亩。其次是附城、大圩、根竹、三里、东龙、蒙公等乡镇。据此,当时的“贵县藕”即现在的“覃塘藕”。 宋代陆游旅居贵港浔州时,吟有覃塘莲藕的绝句,诗云:“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谢红妆青盖时。清代光绪年间的《贵县志》物产篇里详记了覃塘莲藕分红花、白花二个品种,白花品种高产质优。在物景篇里贵县八景之一“莲塘夜雨”描述了碧荷万顷的景色。民国《贵县志》记载:民国期间贵县已有相当规模的藕粉制造业,藕粉畅销粤港澳地区。1、外在感观特征植株高大,高达1.8~2.2米。叶片圆形,直径70~85厘米,浓灰绿色。叶柄粗,有硬刺。花白色,花瓣末端粉红色。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有一纵沟,母藕长80~120厘米,5~8节,节间长10~20厘米,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2、内在品质每100克含粗蛋白质2.57克,淀粉10.6克,可溶性糖2.88克,粗纤维0.3克。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覃塘莲藕种植区域地势为西北高,逐步向南、中部倾斜,南、中部多属平原。全区土壤有七大成土母质共82个土种。其中平原水田土种主要是潴育沙泥田、潴育沙土田、油沙田、潴育棕泥田、潴育潮泥田、潴育黄泥田、潴育铁子田、潴育铁子底田、棕泥肉田、沙泥肉田、潴育蜡泥田、潴育潮沙田等12类。其中潴育沙泥田占24.81%、潴育沙土田占11.2%、油沙田占1.43%、潴育棕泥田占7.23%、潴育潮泥田占0.91%、潴育黄泥田占2.32%、潴育铁子田占5.42%、潴育铁子底田占9.31%、棕泥肉田占1.13%、沙泥肉田占1.61%、潴育蜡泥田占2.96%、潴育潮沙田占1.41%、其它占30.8%。土壤PH值在6.1-7.2左右。
(2)水文情况:覃塘莲藕保护范围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其中郁江为最大河流,其他主要河流5条,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区境内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48.13公里,集水面积1092.1平方公里。全区地表水总量11.1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45亿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11.11亿立方米。全区用于农田灌溉的中小型水库六座、水质优良无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气候情况:覃塘莲藕保护范围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温雨资源非常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7万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在23.9℃以上,大于或等于10℃的年积温为7313℃,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6天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79.5%,年降雨量在1500―2100mm之间。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少。温度、光照、降雨等条件都十分适宜莲藕的生长。
地域范围
覃塘莲藕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覃塘区,包括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山北乡、樟木乡、蒙公乡、大岭乡等十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8°58′~109°18′,北纬22°48′~23°25′之间,东与港北区接壤,西与宾阳县、横县毗邻,南与港南区隔郁江相望,北与来宾市的武宣县、兴宾区交界。边境线总长217.6公里、东西宽31.2公里、南北长69.6公里。保护范围面积1.2万公顷。现年产量110000吨。
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有一纵沟,母藕长80~120厘米,5~8节,节间长10~20厘米,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
(2)内在品质指标:覃塘莲藕主要特色品质含量指标有:14%≥淀粉≥9.12%,0.04%≥粗纤维≥0.03%,3.69%≥可溶性糖≥2.88%,2.57%≥粗蛋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