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阳城县,古称获泽。据《墨子》记载:“舜渔于获泽”,就指的是这里。春秋战国时期,赵孝成王4年(公元前262年),获泽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立郡县制,置获泽县。北魏兴安2年(公元453年),获泽县址由泽城移至今县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获泽县为阳城县。古县城酷似凤凰,故又有“凤凰城”之称。阳城栽桑养蚕有史记载的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书年记》载:“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该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盛于唐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蚕桑生产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五代史》中记载,公元938年,于阗王李圣天就将紫酒(也就是桑葚酒)作为宴请贵宾的专用“国酒”。据统计,现在阳城县有2个乡和5个行政村都是以桑命名的,至于以桑命名的山川沟壑更是数不胜数。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貌情况: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东部较为平坦,是该县主要农作区。阳城县境内南部山区,山岭陡峭,森林茂密,水源充足,且制高点,关隘口、天然石洞繁多,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部山区的云蒙山,海拔1951米,为该县最高峰,西北部为丘陵区,属太岳山余支。河流以沁河为主,并有芦苇河、西治河等支流汇入。县境南部还有几条河流注入河南省。
2.气候特征:阳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阳城县,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获泽河。太行山西支伸入县境南部,中条山东支伸入县境西南端,太岳山从北延伸县境中南部。
3.土壤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山地面积约1082.4平方公里,合16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丘陵面积787.2平方公里,合118.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海拔700——1000米之间;河谷平川面积98.4平方公里,合1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海拔600米左右。
4.水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36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为2.974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2.6270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为2.04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4616亿立方米。分别分布在平面上具有水平分带性,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总的来说是西不如东,四周不如中的分布富集规律。地表水主要以沁河、获泽河、芦苇河、涧河为主,以及南部八小河(江河、龙门河、次滩河、盘亭河、南门河、秋川河、石圈河、蟒河),分布规律很不均匀,70%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
5.森林资源状况:全县牧坡草地面积32.97万亩,森林面积12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其中红豆杉、领春木、山白树、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有中草药300多种。地上动植物11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0余种,植物3种,有300余种野生中药材,红豆衫北方罕见,蚕茧全国最佳,是中国三大优质基地之一。阳城还是华北第一大蚕桑大县。所辖区域气候温和,植桑历史悠久,阳城桑葚形态饱满,酸甜适口,在当地享有很好声誉。
6.人文历史情况;阳城县,古称获泽。据《墨子》记载:“舜渔于获泽”,就指的是这里。春秋战国时期,赵孝成王4年(公元前262年),获泽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立郡县制,置获泽县。北魏兴安2年(公元453年),获泽县址由泽城移至今县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获泽县为阳城县。古县城酷似凤凰,故又有“凤凰城”之称。 阳城县文化沉淀厚重,自然和人文景观灿若群星,蚕桑的栽培历史更是渊源悠久。阳城栽桑养蚕有史记载的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书年记》载:“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据统计,现在阳城县有2个乡和5个行政村都是以桑命名的,至于以桑命名的山川沟壑更是数不胜数。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历史渊源
该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盛于唐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蚕桑生产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五代史》中记载,公元938年,于阗王李圣天就将紫酒(也就是桑葚酒)作为宴请贵宾的专用国酒。
产地环境
阳城县是山区农业县,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空气优良,蚕桑附属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从土地开发、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和国家森林自然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具备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周边大部分乡镇,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污染,光温资源丰富,土壤环境优良,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宜于发展蚕桑延伸产业。
品质特点
有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葚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葚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葚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祖国医学认为,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