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大同小明绿豆主产区在大同县,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是该县传统的名优特产和出口的拳头产品。该县的小明绿豆颗粒饱满,色泽深绿,发芽率和营养价值高,经测定,蛋白质含量25.6%,脂态含量0.7%,此外还有VA、VD等多种成分,绿豆芽百克VC含量为6毫克,是茄子的2倍。小明绿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利小便、止渴消暑。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大同县绝大部分时间受西北气流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物征明显。年均气温6.4℃。年均积温2846.5℃,无霜期为135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为2987.8小时,日照时间较长。年均降水量为386mm,非常适宜绿豆作物生长发育,在绿豆收获期间雨水较少,利于凉晒和脱粒。大同县所有河流属海河水系,桑干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地下水源丰富,有21处泉眼,储量约15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0.67亿立方米/年。水质多为岩石裂隙水,西部有少量盐碱水。岩石裂隙水是全县主要饮用水,水质清冽干醇。水头泉水、所有地下水为纯天然水,水质优、无污染,除人畜吃水外,全县仍有800多眼机井,用于农田灌溉,所产黄花、蔬菜、绿豆均为绿色有机产品或无公害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绿豆生长依靠天然水。地势为南北两山夹一川槽形,西部平坦,东部有火山堆点缀,山地丘陵面积占37%,实有耕地达79万亩,其中保护性耕地62万亩。土壤有褐土、黄绵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盐碱土等六种类型,其中以褐土有机质含量最多,但面积只占全县总面积的4%;栗钙土、风沙土交织成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低,但面积大,占总面积的66%,历年广种薄收,是历史上绿豆种植的主要区域。
三.地域范围
大同县周士庄镇19个村,巨乐乡15个村,许堡乡20个村,峰峪乡17个村,吉家庄乡23个村,杜庄乡4个村,西坪镇6个村,瓜园乡11个村,共计11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00″~113°35′00″,北纬39°43′00″~40°16′00″。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同小明绿豆颗粒饱满、均匀,色泽鲜绿、手感柔绵,有黄土高原特有的清新气味。
2、内在品质:蛋白质量≥25.6%,脂肪含量≥0.8%,VA、VD、VB2含量丰富,绿豆芽百克VC含量约为6mg。
3、安全要求:大同小明绿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至少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积极组织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种植基地选择在干燥通风、光照时间较长的坡梁地块,海拨高度1000米左右,雨水易排不易积,有利于根系发育,减少病虫危害。 1、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绿豆种子选择第一茬结夹豆角,以粒大饱满为前提,小而呈方形的种子不选用。
2、生产过程管理:绿豆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种植时不宜施用化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一般以小满前后播种为宜,播种量一般每亩约1.5-2公斤,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肥力中等地块亩留苗3500-4000株。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犁开沟,手溜籽的方式等行距播种。深度一般在4-6㎝。播种质量:种、肥不混合,播后种肥不接触。播种均匀一致,覆土严密,播后适时填压。为提高地温,便于种子发芽,目前绝大部分地块进行覆膜生产。田间管理:中耕:在出苗与开花前进行1-2次中耕,做到三铲三趟,在整个生育期铲趟不脱节,于绿豆封垄前结束,后期拨一遍大草。病虫草害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GB4285、GB8321(1-6)执行。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农药。绿豆蚜虫:可选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因此,这样生产出的绿豆产品完全 符合《无公害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3、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产品收获全部采用人工采摘的方法,防止籽粒破碎、霉烂;收获后日晒自然凉干;应在上午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单贮藏。企业收购加工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大气环境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Ⅰ级规定。生产加工企业全部有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加工人员身体健康。产品符合GB-1X123标准。
4、生产记录:绿豆作物从选种、浸种、播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等全部由技术人员记录建档,从乡村绿豆生产合作社到县绿豆生产协会,都有明确的记录。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中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都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清楚。加工企业对加工工艺都有严格规定,加工时间、等级、数量也有明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