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特点
雷波县用芭蕉芋(又称蕉藕)喂猪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用芭蕉芋作为饲料出栏的猪肉具有色泽一致,肉质红润,食之鲜嫩,可口化渣的特点。据检测,芭蕉芋猪肉中所含能量为218千卡、蛋白质17.7g以上、碳水化合物24.7g,并富含钙、铁、锌、硒、钠、钾等微量元素;无砷、铅、铬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兽药、农药残留且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
生产条件
雷波县从20世纪60年代引进种植芭蕉芋,从金沙江河谷的柑子、中田、谷米等乡,到高海拔的箐口、谷堆等乡,均有它的踪迹。到2007年,全县农户自发性种植芭蕉芋的面积48000亩。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份,具有生长范围广、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饲养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
在雷波,用芭蕉芋作主要饲料喂养的生猪,肉质细嫩、滋润,板油洁白如玉,炼油时化渣快、油渣少。农户喂养的芭蕉芋猪,一般自己宰杀食用,少有出售。
生产情况
2007年起,雷波县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决定推广芭蕉芋饲喂生猪这一项目,打造无公害的“芭蕉芋猪”及其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使畜牧产业加速惠民富民进程。2007年在杉树堡乡建立了“芭蕉芋猪”生产基地,以基地示范辐射带动项目实施。为把发展芭蕉芋猪发展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雷波县按照“科学规划、科学养殖”的原则,依靠科技生产推动发展该项目的发展。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抓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结构调整,正确引导养殖户做好发展规划,重点培养扶持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养殖大户,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带动有条件的地区和农户发展芭蕉芋猪项目。二是实施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芭蕉芋猪养殖户进行包片挂点,一对一的帮扶,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解决养殖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是研究和推广芭蕉芋猪科学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配套实施“畜-粮”、“畜-沼-粮”、“畜-沼-果”等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改善和提高芭蕉芋猪养殖及配套设施条件,推动了芭蕉芋猪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到2009年,全县已建4个芭蕉芋猪科技示范园区,2009年全年出栏芭蕉芋猪2.5万头,产值4000万元。《雷波芭蕉芋猪养殖技术规程》成为凉山农业地方标准,到2010年,该县已建成芭蕉芋猪园区(养殖小区)6个,培育规模化、标准化重点示范户152户,年可出栏“芭蕉芋猪”12万头。2011年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芭蕉芋猪产区地处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金沙江中下游的向阳地带,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理环境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四季分明,其基本地形特征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而且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土质是紫黄泥土、黑油沙土、渣胡豆土等土壤,土层深厚,保墒性好。pH值在6.0-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5%,含全氮0.1~0.2%,含全磷0.15~0.2%以上,海拔在350 m至1800 m之间。坡度为5—25度,最适合种植芭蕉芋饲养生猪。
2、水文情况:产区地处金沙江沿岸、金沙江从西向东穿越产区全境有中国第二大的国家巨型电站一座,有溜筒河、西苏角河、西宁河三大河流,有乐水湖、马湖两大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产区范围内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源,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雷波芭蕉芋猪产区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163.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751.8毫米,全年无霜期270天。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水光热同步等特征,非常适宜种植芭蕉芋饲养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