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
江油附子为著名的川产地道药材。《唐本草》称:"天雄、附子、乌头,并汉蜀道绵州、龙州者佳。……江南来者,全不堪用。"《药物出产辨》称:附子"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四川省附子产量居全国之冠,年产量达50多万公斤,约有30万公斤可调供省外或出口。据记载:1924年江、彰两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附子产量曾达450万斤,解放前后常年产量为200万斤。建国后附子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68年四川附子产量达232万公斤,为最高年产量,其中江油县占四川收购量的98%。江油附子具有片张大、有油面光泽和菊花心等特点,驰名国内外。
生产条件
气候条件
江油附子在气候温和、润湿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年降雨量为1050~1200毫米、年平均温度为15.9℃、无霜期大于270天、年日照量大于1320小时的区域均可栽培。附子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绵砂、细砂土壤。粘土或低洼积水地区不宜栽种,忌连作,一般需隔3-4年再栽种,可以安排水稻、玉米、小麦、蔬菜为前茬作物。
土壤条件
江油附子对土壤选择较为严格,应选择阳坡,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以中性油砂土,白砂土及灰包土栽培最为宜,但切忌连作,前茬一般为水稻、洋芋和玉米地,最多连续种植两年,就要进行轮作,否则易产生白绢病、根腐病等病害,严重影响产量。
品种
附子品种以"和尚头"样为最好,"老鸦嘴"样不宜做种,种子大的产量高,种子小的难以增产,附子种以每100个块根重1.2-1.5公斤为宜。采用子块根作种,在每年"冬至"前收获乌药(附子种当地药农习称"乌药")时,选择生长粗壮、根毛粗壮而长、色如牛肉、无病虫害、未受伤、芽口新鲜饱满,个体完整的附子作种,对无根毛或根毛少而短,根毛上长有像根瘤菌样的(群众叫水铃子)皮皱不展.甚至已经萎蔫了的附子不能做种用。将子块根摘下,摊在室内干燥阴凉处晾3-5天即可种植。
成分功效
江油附子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还独有江油乌头碱、新江油乌头碱等成分。
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江油附子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产地环境
太平镇、彰明镇、青莲镇、三合镇、西屏乡是江油市最重要的附子产区。该区域属涪江、平通河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无污染,灌溉条件良好,有3.5万亩耕地适宜栽种附子。
地理标志
简介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江府发[2005]8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镇、青莲镇、九岭镇、三合镇、彰明镇、西屏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