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1个街 道办事处,1个农牧场,99个行政村,县政府所在地设在小市镇。
产地环境
全县总人口30万,有满、汉、蒙、回等16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65%,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本溪满族自治县。全县有耕地30万亩,农业人口19.2万人。境内山高林茂,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6.8%,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林业用地面积27.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2.3%,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我县独特的山川地貌,境内青山碧水,景色怡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闻名的旅游胜地,也称“燕东胜境”,2002年被誉为“都市休闲的后花园”和全国“枫叶之乡”。全县共有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人文景观近百处。其中:有距今40万年以上的人类遗址——庙后山遗址,曾受到国际上考古学术界的瞩目;世界第一长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中外驰名,世界罕见;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古松苍劲,传说神奇;能疗身养体,医治百病的——汤沟、温泉寺地热泉,古今闻名;素有 “东北小黄山”之美称的国家AAAA级景区——关门山森林公园,占具了黄山神韵,尽得了江南灵秀,每年到这里写生绘画之人络绎不绝。
我县地处长白与华北两大植物区系过程带,物产丰富。野生药材有114个科、970个种,名贵中药材有300多种,是东北重要的中草药宝库,也是国内著名的刺五加生产基地。刺五加也因具有药食两用性,其嫩茎叶可食用;叶可制茶;根、茎、果、皮均可入药,并具有神奇的疗效和补益功能,而深受广大林农喜爱。我县人工栽培刺五加已有120多年历史,以连山关镇、草河口镇、草河掌镇、东营坊乡、碱厂镇、南甸镇、田师付镇、小市镇和清河城镇分布及栽培最为广泛,种植总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连山关镇于2009年被誉为辽宁特产“刺五加”之乡的称号,“连山关刺五加”已被市场广泛认可,“连山关刺五加”产品也倍受市场青睐。
气候特点
我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一月为最低-14.3℃;七月为最高23.1℃;≥10℃的年均积温3024℃,年均日照时数为2,411小时,日照率为54%,年无霜期135-150天。年均风速仅为2.5m/秒,大风出现较少,3~5月份风速最大,可达3.6m/秒。年平均降水量798mm,降水集中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雨热同季。总的气候特点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气温日差较大等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满足了各种道地药材的生长发育需求。
土壤特点
根据1981年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县土壤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棕壤、草甸、水稻、沼泽等土种,有7个亚类,36个土属,63个土种。其中棕壤土分布面积最广,总面积达305596.46公顷,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88.5%。全县土壤属酸性、偏酸性,PH值一般在5.5-7.5左右,有机质含量在6.2%左右,含氮量在0.2%左右,速效磷5.6ppm左右,优良的土壤条件有利于各种中药材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森林资源
本溪县地处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山地面积大,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为76.8%,林业用地面积412.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有刺楸、黄波萝、水曲柳、红松、落叶松、云冷杉、天女木兰等13种国家珍贵树种,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之一。野生中草药材共计114科,970余种,名贵、常见药材有300多种,主要品种有刺五加、人参、辽五味、辽细辛等,现已人工驯化20余种,是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之一。境内林木葱茏,盛产红松、山核桃、榛子等干坚果,是全国示范性红松良种基地;盛产山野菜150多种,是东北地区山野菜的主要产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中国林蛙的主产区;山货和野果遍布大小山川,林地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山野菜和野生菌类,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也证明了我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本溪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土壤肥沃的环境,与辽宁省其它地区相比,我县具备刺五加生长的必要条件。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根:呈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灰白或灰褐色,粗糙;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2)茎:呈长圆柱形,老枝灰褐色,无刺;幼枝黄褐色,多细刺;质坚硬,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味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