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1997年,泉州市的南安又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年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场有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拥有丰富的龙眼品种资源,堪称我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于泉州市的龙眼品种(或品系)计有79个。引进的品种40多个,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多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中外。“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经品种鉴评被公认为制罐、加工最佳良种,被称为加工的“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 “绿喜”、“康尔美”、 “康益园”、“源山”、“育新”、“龙珠山”、“喜多多”、“亲亲”牌龙眼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戴云山主体部分,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闽南沿海丘陵平原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土壤酸性较强,适宜龙眼种植。种植出的龙眼果肉淡白色,明如凝脂,晶莹润泽,肉质嫩脆。
2、水文情况:泉州市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龙眼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充沛的雨量,泉州全年多雨有利于龙眼果实的生长发育。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保持良好,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保证了种植龙眼过程中的无污染的水源,为种植出高品质的泉州龙眼提供保障。
3、气候情况:泉州地处低纬度,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素有“温陵”之称。“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是泉州气候的写照。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达1900-2000小时,冬季适宜的低温(日均温≦10℃寒积天数21天以上)既有利于龙眼花芽分化,又无冻害。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东南季风带着大洋水气频频而来,润泽着温陵山川,繁育着丰富的茗果资源,形成了适宜龙眼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及环境条件。
三.地域范围
泉州龙眼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泉州市所辖南安市、惠安县、泉港区、安溪县、晋江市、洛江区、永春县、石狮市、丰泽区等9个县(区、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7′11″~119°34′19″,北纬24°56′39″~25°45′25″。总保护面积8752平方千米,年生产面积33万亩,年产量5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1)福眼: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大。果肉淡白色,肉厚,透明,稍脆,清甜味淡,皮薄,果核紫黑色,扁圆形。
(2)东壁:果实近圆形,果顶圆,果肩、基均平。果皮褐带灰,具有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较规则,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脆。果肉乳白、透明、渣极少。果核紫黑色,近圆形。果大、肉厚、质坚脆,浓甜且芳香,含糖量高。
(3)松风本:果穗大,果树大小均匀,分布较密。果实近圆形,黄褐色,龟状纹不明显,纵纹和瘤状突起明显,果中大,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质地脆,味浓甜,不流汁,易离核、风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泉州龙眼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单果重10.9~14.2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23.0%,可食率62.5%~73.4%,品质优。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泉州龙眼产品质量按NY/T5176—2002执行。
五.特定生产方式
1、场地的选择:在园地选择上,比较注意的是坡向。冬季有霜冻地区,选择南或东南向;沿海地区常有台风,有条件地区,选西南方向为宜。土层应深厚,地质表层沙壤至壤土,底层沙壤土最为理想。沿海风沙地应选择地形开旷,地势较高而平坦的沙壤地。雨季地下水位变动在距地表120厘米以上为宜。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栽培品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品种在栽培地区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水平等。选择鲜食、制罐、焙干多用途及其丰产优质性好、纯度一致的品种。主要种植品种为福眼、东壁、松风本等。
3、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1)培育健壮花穗:促进花芽按时萌发生长。在正常年份,龙眼在1月下旬至2月初开始萌发花芽,是促进龙眼成花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具体措施是:控冬梢不宜过度;遇旱灌水;轻施水肥和施叶面肥;春节前后喷施促萌发。
(2)消除小叶对花穗形成的影响。在花穗生长发育期若出现小红叶,及时用人工摘除或用100-150ppm乙烯利脱小叶。
(3)花穗生长发育期遇旱或受冻等因素停止生长,需及时采用灌水、施肥等方法促进花穗的生长发育。
(4)授粉:主要方法有:果园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花期遇雨,及时摇树防止“沤花”;花期遇旱,及时土壤灌水和叶面喷水保湿,保证正常授粉受精。
(5)施肥:幼龄龙眼树不同的生长时期的施肥方法不同。新植幼树新根少且很弱,施肥应以薄施勤施为原则。小苗第一次新梢老熟抽发二次新梢时开始施肥,以后每次新梢萌发前和老熟时各施肥1次,即“一梢二肥”,或每月可追肥1-2次,以水肥为主,以速效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每次每株施复合肥0.025kg加尿素0.025kg,每次喷农药防病虫时加入高效叶面肥喷施,有利于幼龄树生长,但随着树冠叶面积的扩大而逐步加大。龙眼结果树重施秋梢肥,可分两次施用:第一次肥在收果前后一个月内(7月下旬至8月下旬)施完,宜早不宜迟,要求施肥量充足,速效与缓效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以满足秋梢整个生长过程对肥料的需求。第二次施肥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进行,目的是促进末次梢萌发生长,这次肥只施速效肥,而不偏施氮肥,避免末次梢徒长。
(6)排灌水:在果实发育期雨水过多,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遇旱更需要及时灌水保湿,确保果实正常发育。
(7)疏花疏果:一般在3月中旬花穗发育刚完成至开花前进行疏花;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果发育至黄豆大小时疏果。具体方法及要求是:疏去病穗、弱穗和生长不良的花穗,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减少无谓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树冠顶部多疏,中下部少疏,以防止树冠顶部挂果过多而通顶,造成夏日直射树干,削弱树势;去外留内,去主留副,折上留下。即把树冠外围的花、果穗多疏一些,保留较多树冠内围的花果,同一基枝上有两穗或多穗时,疏去主花穗,留副花穗,或疏去上部较长的花穗,保留下部短壮穗。疏果应疏去坐果稀少的果穗,保留坐果多而紧凑的果穗,但如果单穗坐果过多则应适当疏去一些侧穗,适当减少单穗挂果量。
4、产品收获:龙眼果实以充分成熟采收为宜,泉州市龙眼采收期集中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龙眼果实成熟的标准:
(1)果壳由青色转黄褐色,由厚而粗糙转为薄而平滑,果壳上的果皮毛基本脱落。
(2)果肉由坚硬变为柔软而富有弹性。
(3)果核变黑褐色(红核品种除外)。
(4)果肉呈现浓甜或用测糖仪测定时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高值即可收获。
5、生产记录要求:泉州龙眼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