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大对虾个体大而侧扁,体表光滑透明、色泽鲜艳,甲壳薄而坚硬、肉质细嫩而味鲜美,雄性呈黄色,雌性呈青蓝色。烹饪后通体橙红、鲜味浓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地标地理
昌邑市濒临渤海莱州湾,海岸线长53公里,潮间带滩涂64万亩,负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面300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四季分明的特点。昌邑市年平均光照在2750h左右,在申请产品保护区域内四季海水温度变化在0℃-28℃之间,海水盐度为12‰-35‰。
因受潍河入海的影响,海底底质多为沙泥质,水质肥沃,饵料生物十分丰富,产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所产中国对虾体长个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其口感远远优于其它产区产品,与牡蛎、昌邑文蛤、昌邑梭子蟹一起并称为莱州湾“四大名鲜”。
文化背景
相传清朝年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她身边的贴身侍女翠姑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可是慈禧太后用顺了不肯放她走,翠姑的叔叔不愿看到侄女在宫中虚度青春,利用昌邑进贡的一批橙红鲜美的野生大对虾,设计了一道菜品献给慈禧,慈禧太后品尝后半天才明白,是翠姑的叔叔借菜名为他的侄女出宫求情,但她还是不放翠姑回家。
几年之后,慈禧太后怕日后落个骂名,便恩准侍女翠姑出宫完婚。这件事传到外火器营的八旗营房,蓝靛厂南门街上的商贩们就将昌邑海域捕捞的野生大对虾成对贩卖,从此昌邑大对虾的名字和为宫女们解脱樊笼的宫廷美肴“红娘自配”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文化积淀
“昌邑大对虾”以个体大、肉质鲜嫩、味美可口独特名列虾类之冠。同时,大对虾作为海产“八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
《昌邑县志》记载:昌邑大对虾以个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据《昌邑县水产志》记载:昌邑为滨海之县,海洋渔业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管仲相齐,为渔盐之利致齐富强”时,“都昌已负盛名”。昌邑海域在历史上以盛产野生大对虾而闻名于世,其产量丰富、质地优良、特色鲜明,是当地渔民捕捞作业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昌邑文化博览》介绍昌邑大对虾(渤海对虾)个体大,一般体长12-18厘米,体重20-50克。生命周期为一至三年。因渤海湾海岸线呈椭圆状,昌邑辖区水域处于最南端,所以该水域水温偏暖、海浪偏小,最适宜渤海对虾生长繁殖,故称为渤海对虾最密集的生长地。渤海对虾肉质好,壳薄,可食比例较高,色泽鲜艳,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量出口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