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绿茶产于山东省烟台市。烟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之一,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影响,我市茶树生长较慢,茶叶营养成分积累多,品质优良,具有“叶片肥厚、有机和无机化合[1][2][3]物含量丰富”等特点。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明,烟台绿茶水浸出物比南方茶叶高14%,氨基酸含量高56%。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在全国21个茶区中是最高的,茶氨酸含量高64%。
特点:
“烟台绿茶”的生产地域范围是:烟台市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座标: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该区域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为茶树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烟台绿茶按加工外形不同,分为扁平茶、卷曲茶、针形茶。扁平茶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花香、豌豆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碧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卷曲茶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豌豆香到尚纯;汤色从碧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针形茶外形条索直、细紧,有白毫,不同级别茶叶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清香到尚纯;汤色从碧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烟台绿茶茶多酚与水浸出物比值0.4—0.6之间,为绿茶品质最佳比例。
烟台茶的质量特色
(一)产品感官特征
1、扁形茶
外形扁平挺直、光滑鲜润、色泽翠绿或黄绿,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浓郁悠长、持久,滋味鲜厚、醇和,叶底匀齐成朵。
2、卷曲茶
条索紧细或紧结,匀整壮实,色泽灰绿起霜,香气清高而持久,滋味浓醇而回甘,叶底嫩绿而厚实。所谓“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3、针形茶
外形紧、细、圆、直、绿,有白毫,汤色清澈、绿亮,香气清高,滋味醇和,叶底柔软。
(二)产品内质特征
烟台茶具有叶片厚、香气浓、汤色碧绿明亮,耐冲泡、并带有独特的豆香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特有的鲜叶形态与内在营养成分是分不开的。
烟台市茶叶协会:
烟台市供销社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烟台市供销社所属的全资公司、烟台市茶叶协会会长单位。公司先后发起成立了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龙泉茶叶合作社、昆嵛茶叶合作社、招虎山茶叶合作社、烟台绿茶专卖店等机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济南等地,是一家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公司。
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在牟平龙泉、海阳招虎山建成两处茶叶标准化种植、加工示范基地,种植国家级茶树新品种600余亩,现均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茶叶示范基地。
公司先后通过了“QS”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生产的“华和”牌烟台绿茶在烟台市首届名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并先后被评为“烟台名牌林产品”、“烟台名茶”“山东名牌”称号。目前,公司是烟台市唯一被允许使用“烟台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
公司特别重视茶叶基地的建设,聘请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定期到公司茶叶基地和合作社,针对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茶农进行了现场讲解、培训。公司在多年的种植实践中形成了本地独特的“捕食螨—黄板—诱虫灯”绿色栽培模式,并引进烟台首条清洁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传统的制茶工艺、现代的加工理念是“华和”牌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目前,公司产品有烟台绿茶、烟台红茶、烟台桑叶绿茶三大系列,共20个多个品种。
制作工艺
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冲泡方法
1、烫杯 用热水把茶具(最好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烫一遍。
2、洗茶 取茶入杯(此时杯温可以烘出诱人的茶香),冲入开水少许,来回摇动5次,然后滤掉。
3、冲泡 冲入80c的开水,不要加盖,过2分钟就可以品尝了。一般绿茶冲泡2-4泡。
水的选择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最高档的绿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的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也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数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的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讲,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特别说明的是,高级绿茶用80摄氏度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日照绿茶,茶与水皔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其实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高档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高档的日照绿茶,比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总体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