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贻贝,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嵊泗县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利于海洋生物栖息,为嵊泗贻贝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被农业部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嵊泗人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使用、交易有悠久的历史,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为海鲜中的佳品。
历史渊源
嵊泗贻贝产于浙江省嵊泗县。贻贝,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据考证,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使用、交易,在嵊泗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民究竟是如何开始在嵊泗诸岛上采贻贝的,虽然无明确史料可引述,但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则“贻贝和岛猴”的传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嵊泗贻贝生长和利用的原始状况。
到唐朝时,嵊泗贻贝制成的贻贝干就因质量上乘,被时称翁山县的舟山官府选作进贡朝廷的御供珍品,呈送京城,史称“贡干”,历代不衰。到明代,嵊山、壁下山(即陈钱山、下巴山)等诸岛上的贻贝采获已具相当规模。据公元1522年~1566年(明代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儒将郑若曾所著《酬海图编》之“御海洋”一节文中所述,“曾尝亲至海上而知之。向来定海、奉象一带,贫民以海为生,荡小舟至陈钱、下巴山取壳肉、紫菜者,不啻万计。”由此可见当时嵊山诸岛上采获“壳肉”即壳菜——贻贝的规模之盛大。同时,这些来自镇海、奉化、象山等地的沿海渔民把经过加工的嵊泗贻贝干带回了浙东沿海大陆乃至更远的杭州和江西、江苏、福建一带销售,使得嵊泗贻贝的清香远飘四方。
产地环境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即北纬30°24 ′~31°04′、东经121°30′~123°25′之间,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全县海域面积8738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6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县,陆域小县。[2] 海陆总面积8824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8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738平方千米,分别占总面积的0.97%和99.03%,故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
嵊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温差较小。春季多海雾,夏季多气旋,秋季较干燥,冬季有霜冻。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
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利于海洋生物栖息,为嵊泗贻贝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被农业部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
渔业资源得渔独丰,嵊泗是中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地处著名的舟山渔场中心,水产品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海鱼仓”和“海上牧场”,盛产带鱼、大小黄鱼、墨鱼、鳗鱼、鳓鱼和蟹、虾、贝、藻等500多种海洋生物,拥有浙江省最大的贻贝产业化基地和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是宁波、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鲜活水产品供应基地。
品质特点
贻贝俗称淡菜,也叫海红(东海夫人),是大众化的海鲜品,营养价值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海中鸡蛋”之称。嵊泗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为海鲜中的佳品。
历史沿革
嵊泗县贻贝养殖始于1973年,当年从大连装运紫贻贝苗种3000斤进行试养并获得成功,后来通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在贻贝北苗南运、人工育苗、自然海区采苗、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断进步,涉养乡镇达6个。2001年枸杞乡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贻贝之乡”;2003年嵊泗县被评为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2005年全县贻贝养殖面积已达到16365亩,产量为48808吨。
2010年8月26日,经过国内权威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的考察、评审,嵊泗县荣获中国渔业协会评定的“中国贻贝之乡”称号。
嵊泗贻贝还获得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中国首个海洋类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嵊泗贻贝养殖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县贻贝完全依赖自然生长、人工采挖,生产效率低;1973年后,贻贝筏式人工养殖在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产量产值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加工业的兴起,贻贝产品开始出口。
嵊泗贻贝产品主要销往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显示,从2003年开始,嵊泗贻贝的出口量存在稳步上升趋势,2008年嵊泗辖区贻贝出口为170批次,3847.70吨,货值为680.08万美元,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40%,59.82%和40.35%。嵊泗辖区贻贝的出口量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