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柑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传统柑桔品种,是温州的重要特产,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美谈,为历代朝廷贡品。瓯柑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淳熙五年,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专著《桔录》中记述的“海红”即为现今的瓯柑。公元 1060 年欧阳修等人所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有:“温州土贡柑桔”之句,亦指瓯柑。由此推算、瓯柑的栽培历史至少有 1000 多年。目前,瓯柑主要集中在瓯海的梧田,三垟,白象以及龙湾状元。瑞安、乐清、平阳等地也有零星栽培。其中以瓯海梧田、三垟的瓯柑最有名气。
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大量出口前苏联及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1990 年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
形态特征
果扁圆而略长,或葫芦形,果顶有细沟纹或无,蒂部隆起,纵横径4.5-5.8厘米×5.1-5.6厘米,重60-90克,橙黄色,果皮厚3.5毫米,粗糙,果心实或半充实,瓢囊8-12瓣,果肉嫩,汁多,味甜带苦;种子约10粒,子叶嫩绿或带乳黄色,多胚。果期11月下旬。染色体数 X=9, 2n=18, 27, 36。
小乔木。分枝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稀无籽,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合点紫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分布范围
产秦岭南坡以南、伏牛山南坡诸水系及大别山区南部,向东南至台湾,南至海南岛,西南至西藏东南部海拔较低地区。广泛栽培,很少半野生。偏北部地区栽种的都属橘类,以红橘和朱橘为主。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瓯柑的果肉味甜,但果皮和瓢壁有苦味,大抵含少量柠檬苦素。
瓯柑果实金黄鲜艳,清甜多汁,略带苦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D和果糖、柠檬酸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瓯柑除鲜食外,果实可制柑饼,可酿果酒,果皮可提炼橙皮油,花可提炼香精,也是良好的蜜源。落地果和柑皮则是宝贵的中药材,味甘、性寒,能解热生津,化痰止咳,对咳嗽、麻疹、肝炎、高热和高血压等症状具有一定疗效。
保健价值
瓯柑初食时有微苦味,先苦后甜,通常人们也叫它“苦柑”。温州诗人赞道:先苦后甜堪品味,个中三昧似人生。为分析瓯柑苦味物质的成份及其价值,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温州医科所等有关单位的帮助下,经过8年的探索研究,证实瓯柑苦味物质的主要成份是新橙皮甙和柚皮甙,并对动物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有降压、降温、耐缺氧和增加冠脉流量等有药效作用。据食疗初步临床观察,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较好的疗效。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并广泛流传瓯柑可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由此可见,瓯柑中“微苦”对人体确有药效的作用,瓯柑既是传统水果,又是食疗佳品。
瓯柑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并有祛热生津,化痰止咳,清凉解毒等特殊的医药效能。《本草拾遗》、《随息居钦食谱》等有关古书均有瓯柑药用价值的记载介绍,其中清《瓯乘补》曾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新橙皮甙和柚皮甙等物质对人体有益,常食瓯柑,对治疗咳嗽、麻疹、肝炎、高热、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神经衰弱,增强免疫机能均有很好的效果。
落地果和柑皮则是优良的中药材。 瓯柑除供鲜食外,果实可制柑饼,果汁可酿果酒,果皮可提橙皮油,花可炼香精,又是良好的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