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名由来
乌牛早产于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一带,且在江南一带每年春茶最早上市,因此而得名。永嘉乌牛早茶是新创名茶,因主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是我国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3月上旬即采制。用它加工的“乌牛早龙井”,外形扁平,味醇气香,色泽翠绿,为茶中珍品。
乌牛早茶外形扁平挺直,条紧显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乌牛早”,芽叶肥壮,形如雀舌。
历史发展
乌牛早原名岭下茶,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传说。据传约200多年前,罗东乡村民金某路过乌牛镇岭下村,见山坡上一丛茶树生长特别茂盛,发芽抽梢又早,金某就将此丛茶树连土带回种植,由于该茶树春分前后就可采摘(一芽二三叶),比其他品种提早15天左右,故取名“乌牛早”,又因该茶最早发现于岭下,当地农民习惯上又称之为“岭下茶”,岭下茶经若干年发展,在罗东、乌牛一带普遍种植,成为当地的当家品种,1988年,“乌牛早龙井”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正式定名为“永嘉乌牛早”,1994年以乌牛镇为中心的乌牛早茶叶基地,连片茶园达80公顷,并问周围乡镇辐射。
是年永嘉全县有乌牛早茶园533.33公顷,产量约60吨。自1995年以来便不断获得各项荣誉。于当年荣获 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香港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两项殊荣,2001年至今连续几届获得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其中“三、五早茶”荣获温州市知名品牌。
品质特征
该品种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发芽密度较大,芽叶肥壮,碧绿,富含氨基酸,春茶鲜叶氨基酸含量约4.2%,茸毛中等。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好,产量尚高,适制绿茶,尤其是扁形类名优茶,所制之茶品质超群,清香醇甘,是不可多得的早春绿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匀齐,芽锋显露,微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内质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肥壮,匀齐成朵。适宜浙江省尤其是扁形类名优茶产区作早生搭配品种推广。
栽培技术
1.栽植规格采用一二条的条栽密植,每亩种1500~2000丛,每丛2~3株,每亩需茶苗4000~4500株,行株距为1.5米×0.33米。
2.种前土壤深翻,分层施入基肥 深翻50厘米以上。亩施基肥量,厩肥2000~2500千克,菜饼50~100千克,磷肥25~50千克,厩肥施入下层,磷肥施入上层,饼肥居中。
3.开种植沟 茶苗定植前应先开好种植沟,以便苗木运到后能及时定植。一般可预先开沟深30~45厘米,宽30厘米,定植前适当修整。
4.移栽,浇返青水 移栽时苗要扶正,每株稍微分开,使茶苗根系在穴内能自由伸展,另一手填土,立稳苗木,继续填 土,填到一半时,用手压紧根际土壤,使土与根系紧密结合,后再继续填土,填至根颈处为止,再充分压紧土壤,移植深浅要适当。茶苗移栽后应立即浇1次水,过 数天苗返青后,再薄施人粪尿或0.5%~1.0%浓度的尿素液1次,促进根系生长。
制作工艺
永嘉乌牛早的特点是早、佳兼备,芽叶肥壮、微显毫,对原料要求非常严格,生产时间在2月底至4月中旬50余天之内,雨水开采,谷雨结束,特级鲜叶标准是一芽一味、一芽二叶初展,采茶女上山觅茶,见芽即采,长短大小均匀一致,不带鱼叶、茶蒂及其他夹杂物。采得黄金芽2.2万余个,才能制作500克特级成品,可谓“谁知杯中茶,颗颗皆辛苦”!
永嘉乌牛早的加工技术与西湖龙井工艺相似。
鲜叶摊放:是乌牛早名茶加工技术特色,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洁净的竹罩上,厚度为每平方米1000克,时间以鲜叶减重20%为宜,摊放至手感鲜叶柔软,叶色转暗,略有花香时,在12小时内付制,做到不积压,不发热,不变红,不破碎。要掌握分级摊青、分批付制的原则。
青锅、焊锅:操作中有抖、搭、带、拓、磨等16种手法,随鲜叶落归根老嫩和锅中茶坯成离程度,手法不时变换。目的是使成品外形扁平光滑、挺秀,长短大小均匀、整齐,芽锋显露,微显白毫,色泽嫩绿光润,无黄片、嫩茎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