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黑莓原产于北美,属藤本植物,果品酸甜可口。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生态环境: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丘陵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壤土、青泥土、马肝土、白土,以沙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全氮含量为1.25g/kg,速效磷0.4 g/kg,速效钾9.2 g/kg,富含有机质和钾元素,土壤pH值6.0~6.5,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水库、塘坝较多,水质达二类水标准。
2、气候情况: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属于亚热带北部边缘过度型气候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和日丽,夏季雨量温和多雨,秋季雨量中等。年平均气温15℃以上,最低气温-8~-10℃,最高气温为38~40℃。全年无霜期237天,初霜期在10月初,终霜期为3月中旬。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036.9 mm,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三.地域范围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县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镇东山村、秋湖村;东屏镇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白马镇位于南京市溧水县东大门,宁杭高速白马出口旁,东邻溧阳市,西紧靠溧水县城,南邻高淳县,北邻句容市。全镇9个行政村,1个国营茶场,2个居委会,201个村民小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2′~119°30′,北纬31°139′~31°22′。全镇153.7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从事黑莓产业的有2.4万人左右。白马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势坡度面积占总面积的30%,平田占60%,山坡地占10%,白马黑莓总面积4.3万亩,年产黑莓鲜果2万余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白马黑莓呈倒圆锥椭圆形,果型端正,紫黑色或紫红色,单果重5~12 g,具有各品种固有的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8%,有机酸1.0~1.8%,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花青素(总花色苷80~120 mg/100g),在其他果树中是罕见的。
3、安全要求:白马黑莓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黑莓》(DB32/T1626-2010)中的卫生要求,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贮运按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组织实施等标准生产。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县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镇东山村、秋湖村;东屏镇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NY5010—2002)。
2、品种的选择:白马黑莓选用本区域内的优良品种,如赫尔、切斯特和宁植系列,栽植的苗木必须来自本基地的优质壮苗。
3、生产过程管理:白马黑莓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黑莓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53-2005)的规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T/T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 农药管理使用准则》(NT/T5018-2001)。为保证白马黑莓品质,在生产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水分管理 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实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别灌水一次,果实成熟期(7月份)如连续干旱,每7d~10 d天应灌水一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cm~30cm)为准。
② 肥料管理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优质复合肥,适当增加施用磷钾肥。每年的12月~1月,结合冬季修剪、翻地施足基肥,在3月下旬萌芽、5月底6月初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追施适量速效肥。
③ 病虫草防治 白马黑莓生产中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尽量不使用除草剂。
④ 整形修剪 修剪分夏季和冬季两次进行,夏季修剪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将主干控制在1.0~1.5 m的高度;冬季修剪在12月下旬或翌年2月上旬进行,采用篱壁式搭架,植株修剪呈扇形。
⑤ 果实采收:白马黑莓成熟的标志是浆果呈紫黑色或紫红色,具有固有品种的色泽和香气,分批采收,2~3天采收1次。采摘时需清除果柄、果蒂,采收容器应为小包装盒,每盒1~2层果实、150 g左右,小包装盒再用浅框装运。采收的鲜果应及时送往市场销售,有条件最好放于具有冷藏装置的货架中销售。黑莓鲜果极不耐贮运,货架期只有2~4天,因此,鲜果的采收与贮运需要非常细心。
⑥ 生产记录要求:白马黑莓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