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从福建来到古劳都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种制青茶。福建男女死后,丽水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像,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石岩头现存有9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说是石公石婆所植,称之“宋茶”,古劳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数十株老茶树繁殖。鹤山红茶,无论在数量及口碑方面,均历史有名,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据鹤山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全县种茶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毛茶8万担(1担约60公斤)、商品茶约5万担,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其中鹤山市古劳镇为广东省有名的产茶区,并流传有“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的故事,其所制银针茶除了运销两广以外,还大量出口到香港、南洋及南北美洲。其中清乾隆《鹤山县志》就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形地貌:鹤山市地形东西宽,南北狭长,中部山峰绵亘,丘陵起伏,地势自西略向东倾斜东部低平,北最低,山脉众多,主要有大雁、昆仑、云宿、皂幕山和大城等山,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1%,其中皂幕山主峰亚婆髻海拔807.5米,为全市最高山峰,山间多自然丛生松木,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境东北、中南部,面积达10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0.5%。冲积平原面积为8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42%,主要分布在古劳、沙坪。
2.土壤条件:由砂页岩构成,土壤主要为赤红壤、红壤,PH平均值5.0~6.0,加上种植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非常适应鹤山红茶对土壤的生长要求。3.水文情况: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条,总长200.8公里,全市径流总量为10.17亿立方米(不含西江干流)。境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10mm,平水年1700mm,丰水年2300mm,枯水年1200mm。累年降水量保证率在1331.4mm。累年月平均数降水量最多是8月份296.3mm;最少月份为12月,32.0mm。累年平均雨水天达124天,占全年天数34%,地下水以花岗岩的地下水资源最丰富,沙页岩次之,红岩最少,在深井100米以内的赋存上层孔隙潜水,微压水和下层基岩裂隙水,水质均十分优良。
3.气候情况: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境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宜种。年平均日照1789时,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带来太阳辐射热量大,年平均辐射量104.08千卡/厘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台风暴雨,无霜期为365天,冬春有冷空气侵袭和偶有奇寒,无霜期长。
三.地域范围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三角腹地,濒临西江,毗邻港澳,属广佛都市圈。其东南接江门市的蓬江、新会二区,西北接新兴县,西南连开平市,北临高明区,东北与南海、顺德隔西江相望,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鹤山红茶保护区域包括雅瑶镇的南靖,古劳镇的茶山、丽水,龙口镇的福迳、那白,桃源镇的中心、龙溪、蟠光,鹤城镇的坑尾、城西、五星、万和、坪山,共和镇的来苏、新连,址山镇的云新,宅梧镇的白带、荷村、泗云和双合镇的合成、先庆等21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28′-113°2′,北纬22°28′-22°51′。全市红茶生产面积333.33公顷,年产量5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鹤山红茶茶树株高一般在0.8~1.2米,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背色青翠,制成红茶后外形条索紧密细长,色泽乌润,气味醇厚,芳香入肺。冲泡后茶色红润,茶汤边缘可见黄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2.内在品质指标:鹤山红茶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氨基酸,经检测,内含茶多酚12.4%~15.3%、茶红素4.1%~4.3%、茶黄素0.2%~0.4%、茶氨酸0.779%~1.014%、水浸出物34.5%~39.2%、咖啡碱2.0%~2.6%和游离氨基酸3.1%~3.2%,此外还有盐及其它物质。
3.安全要求:鹤山红茶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做好收获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工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执行,产品质量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58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农办质[2015]4)无公害食品 茶叶标准。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选择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污染的区域作为茶叶生产基地,以肥沃的砂壤土为最好,土层深度要求大于70厘米,土壤呈酸性,PH值5.0~6.0为宜,种植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鹤山市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制红茶的中叶种或者大叶茶种;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性与适应性强;早生种、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出圃苗木应达如下要求:品种纯正,一年生苗木,两趟梢老熟,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无严重病虫害;根系发达、分布均匀、无腐烂现象。
3.特有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方式和加工工艺:生产过程执行《鹤山红茶生产技术规程》,重点应用密植栽培技术、种植荫蔽树技术、茶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和特有的加工工艺技术等措施提高鹤山红茶的产量和质量。 密植栽培技术,每公顷种植75000株以上,这样容易早日构成一个小气候环境,起到互相遮荫,降低阳光强度作用;另一方面可缩短投产期。种植荫蔽树,每公顷种植270~300株楹树,适当种植遮荫树调节小气候,造就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茶园标准化管理技术,从传统的看茶做茶的管理方式向标准化生产管理方式转变,标准化管理技术简单表述为每年冬季施足有机肥,3至5月份采摘春茶,6至8月利用地区雨季修剪茶园养好树蓬,9至11月份采摘秋茶。传统茶园管理优质茶成品只有30%左右,标准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全年优质茶成品率可达到80%以上。 特有的加工工艺技术,在固有的红茶加工工艺鲜叶采摘和萎凋工序中间加入轻晒青技术,轻晒青是结合乌龙茶制作工艺,是鹤山红茶特有的加工技术,采摘好的茶青在傍晚阳光不是太强的情况下,进行适度轻晒青,这样可提高茶青中氧化酶的活性,制作成茶后能突出鹤山红茶特有的蜜香味。鹤山红茶在25℃室温中发酵5.5小时品质能提升到顶点,所制出来的红茶醇中带香,甜中带香。
4.包装、储运和销售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选择无公害茶产品的标签和包装材料,所有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污染;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包装材料;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严格按各类无公害茶产品要求的条件进行储运,严防霉变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质经储运环节混入茶产品。
5.生产记录要求:鹤山红茶生产全过程,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生产记录档案要保存两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