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自己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⑴
中庭地白树栖鸦⑵,冷露无声湿桂花⑶。
今夜月明人尽望⑷,不知秋思落谁家⑸?
⑴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作“十五夜望月”。宋本《王建诗集》及《万首唐人绝句》题下自注:“时会琴客。”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之夜。杜郎中,名不详。一说,杜郎中指杜元颖,为杜如晦五世孙,唐穆宗时曾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又,据尹占华考证,杜郎中疑为杜羔。《新唐书·杜羔传》:“羔贞元初及进士第。……未几,授户部郎中。”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形容月光明亮,满地皆白。树栖鸦:乌鸦栖息在树上。
⑶冷露:清冷的露珠。桂花:八月桂花盛开,传说月中又有桂树,此处兼有二义。
⑷尽:都。
⑸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又为琴曲名,蔡邕《青溪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曲。落:在,到。一作“在”。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给友人杜郎中的。诗题下原注:“时会琴客”,说明中秋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此诗写成当夜,也可能曾配合琴曲演唱。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关辅(今属陕西)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呈现出明亮、圆满和美丽的视觉形象。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从视觉入手,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联想起李白《静夜思》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则是从听觉着手,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太可能看到黑色的鸦鹊栖宿;而鸦鹊在树阴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以凭听觉感受出来。如北宋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有“月皎惊乌栖不定”之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不仅是桂花树,还可以进一步使人联想到树下的白兔、挥斧的吴刚、“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样就等于将广寒宫的凉意带到了人间,却令人不觉。诗人用“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这时呈现的安静,既是鸦鹊在巢中的安静,又是有含蓄的安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此句虽无一字写人,而望月之人宛在。诗人注明“时会琴客”,可见他在当夜并不孤单。那么诗中徘徊庭中之人,就不一定指诗人自己了。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匠心独运,以设想友人思念自己着笔,也是说得通的。
以上两句并列了中秋月夜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月光、栖鸦、冷露、桂花,听其自然融合,造成寂寥、清凉、潮湿的境界,对怀思之情有衬托作用。后面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宕开一笔,写望月怀人而浮想联翩,由自己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由自己的相思联想到天下人的相思,是诗意的一大升华。前两句写景,却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今夜月明人尽望”,应当是从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脱化而来的,写中秋节天下望月之同情。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的。诗人怅然于亲友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是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同时愈发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有的版本“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诗中写月景,层次井然,有动有静,虚实结合,和谐统一;写思情,从具体到抽象,思绪缓缓展开,情感层层推进,情深意远。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难描难画。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落句有怀。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杨慎列为能品。周敬曰:妙景中含,解者几人?郭濬曰:清音缓节,幽然飒然。周珽训曰:爱月常情,秋思各有不同,“在谁家”三字凄婉,蓄无穷之意。敖英曰:后二句言谁不赏景,惟宴处超然者,心与景融。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地白,月光也。明则鸦惊,今既栖树,则夜深矣,是以见露之沾花。此时望月者众,感秋者谁?恐无如我耳。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秋思》,琴曲名。蔡氏《青溪五弄》之一,非自注,则末句不知其所谓矣。选诗最当存其自注。通首平仄相叶,无一字参差,实为七言绝句之正调。凡音律谐,便使人诵之有一唱三叹之意。今作者何可但言体制,而不讲声调也。朱之荆补笺:琴客在此地作《秋思曲》,月下听琴者不知在谁家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不说明己之感秋,故妙。
清代巢父《唐诗从绳》:琴客在此地作《秋思》曲,月下听琴者,不知在谁家也。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性情在笔墨之外(末二句下)。
清代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中庭地白树栖鸦”,地白,月光也。中庭月白,夜已深矣,故林鸦皆已栖宿。“冷露无声湿桂花”,秋露已冷,夜深则落,虽无花,而桂花已沾湿矣。“今夜月明人尽望”,眼前对景,肚里寻思,遂不免望月而叹曰:今夜之月明如昼,如此岂非尽人所望乎?而悲叹不一也。“不知秋思在谁家”,望月之家,有知秋思可悲者,有不知秋思可悲者,是同此月也,照三千世界之悲欢,究不知秋思落在哪一家也。然其言不知秋思之人,乃即深于秋思者矣。
清代袁枚《诗学全书》:见露而动秋思,恐感秋者无如我也。上首(按:指耿湋《秋日》)言秋日,此首言秋月,所谓正入正出。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自来对月咏怀者不知凡几,佳句亦多。作者知之,故着想高踞题颠,言今夜清光,千门共见,《月子歌》所谓“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秋思之多,究在谁家庭院?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经意之笔。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三、四见同一中秋月夜,人之苦乐各别。末句以唱叹口气出之,感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