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人口中的圆子,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被称作为汤圆,而在北方则被称之为元宵。圆子相传起自于宋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初始时,人们用糯米磨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包裹煮熟后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品尝时,入口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为这种圆形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它被人们叫作“圆子”,也叫“浮圆子”。
宋代流传至今的圆子,经过启东百姓的传承,如今可分这么几种类型:
1、按照内馅分
就其所包裹的内馅而言,它有甜芯圆子、咸芯圆子两种。
甜芯圆子又分为如下几种:豆沙芯圆子、芝麻芯圆子、果子芯圆子、滑糖芯圆子。
咸芯圆子则为如下几种:萝卜芯圆子、菜芯圆子、盐齑芯圆子。由于圆子内馅各有不同,在其煮熟后人们不易分清楚里面究竟包裹的是什么芯。为了能够一眼辨别清,聪明的启东人便在制作时创造了各种形状的圆子。
2、按照形状分
圆形的圆子:此种圆子都为豆沙圆子。由于豆沙都用赤豆制成,赤豆又都为圆形颗粒,因此人们就把豆沙芯圆子做成圆形的。
一头尖的圆子:此种圆子都为芝麻芯。由于其内馅是芝麻研磨而成的,芝麻籽粒一头尖尖,因此人们就把芝麻芯圆子底圆上尖的形状。
两头尖的圆子:此种圆子都为红枣芯。由于其内馅是用红枣肉剁成的,而红枣的核是两头尖尖的,因此人们就把圆子做成红枣核形的。
长圆形的圆子:此种圆子都为咸芯、或青菜、或荠菜、或萝卜,且以萝卜居多。由于萝卜都为长圆形,因此人们就把咸芯圆子都做成长圆形的。
早先启东圆子做好后,都放在锅内用水煮熟。那铁锅内的水刚刚烧开时,就把已做就的圆子倒入,待水烧至滚滚翻动时,那一个个熟透的圆子便氽起在上面。人们把这一过程叫“下圆子”。也因此,在启东话中,人们把人群从高处挤下来也形象地称之为“下圆子”。
把煮熟的圆子捞起来,晾在洁静的灶面上,待一会热气散尽后再贴上芦青叶片。这样的圆子,表面泛着油光,很是细滑,惹人喜爱。
而现在,镇上的圆子,都是放在蒸格上蒸熟的,没有锅中下出来圆子的油光细滑。由于底部的叶片是未熟时先贴上去的,品尝时比较难剝。启东民间有些人家嫌圆子底部贴上芦叶或笋叶后食用时难剥,有时干脆贴上可以食用的豆制品——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