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瓜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2、关东糖
长条棍状的关东糖,原为关东人十分喜爱的糖品。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实际上也是一种饴糖制品。由于最初从东北运来的糖品在北京的关东店销售,因此就有了关东糖的名号。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3、南糖
南糖,潮汕地区的特产小食,也是祭灶的常用灶糖。南糖使用的糖品为饴糖和砂糖,并掺有花生、芝麻、豆仁之类的干料。这里的"南"字并不代表方向,而是表示"浇注"的意思。即在炒好的干料上浇注糖浆制作而成。
4、福州灶糖灶饼
福州祭灶使用的灶糖灶饼,品种极为丰富。据称,灶糖灶饼共有二十多种,包括糖类、饼类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食品。如花生糕为花生仁炒熟磨粉后掺入饴糖制成,麻芝为糯米与饴糖掺和后抖一层芝麻制成,猪油炒米为术米(一种红色的糯米)经鲜猪油炸酥后放入糖浆中成型即成。
材料:黄米谷子、蜂蜜
做法:
1、把几斤黄米谷子泡透了,注意保温保湿,遮光放好了,让它发芽。
2、四五天后,谷子长出了半寸长的白芽;把发芽的谷子连水磨碎了,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制作灶糖的“酶”。
3、把二十几斤小黄米煮成饭,晾一会儿,等不太烫手后,放入上一步制作的“酶”,拌和均匀了放起来,经过一段类似“发酵”的时间,黄米饭里的淀粉便转化为饴糖,也就是灶糖了。
4、把稀稀的糖取出,在热锅里煎熬成半干浆糊状,取出后,晾一会儿不烫手了,就把它搓成条状。
5、把半干的灶糖放到屋外冻一夜,因为天气严寒,灶糖就凝固了,咬起来嘎嘣脆。
灶糖的主料是麦芽糖,麦芽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30%,但是它的热量并不低,与蔗糖基本上是相同的。麦芽糖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后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过量食用灶糖同样会导致肥胖。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是宜少吃为好。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习俗是“送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