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晒烟的品种按烟叶特征可分为剑叶形和心叶形两种,晒干后按颜色可分为乌厚烟、赤厚烟、金丝烟三种。按制作方法有生丝和熟丝两种。生丝是用烟叶直接切成细丝;熟丝是用烟叶加花生油(或茶油)、白酒、香料等佐料渗透入内,切丝后经火炒而成。
芦溪晒烟,产地平和县芦溪镇,芦溪镇地处平和县西北部山区,与南靖县书洋镇和永定县湖坑镇交界处,周围群山环抱,境里山体错落蜿蜒,山上竹树茂密,景色优美,四周是蜘蛛网般的大小山川,海拔420米的盆地,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气候冷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合烟叶的种植和生产。
明嘉靖(1522-1567年)从菲律宾吕宋岛引进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和晒制技术高超,形成从整地、育苗、田管、采摘、晾晒、贮存到加工等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艺,从而生产出酸喃风味,甘醇爽口的芦溪晒烟。
在清乾隆年间,芦溪人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行和烟店,制作烟丝和条丝(供水烟筒吸用)。
民国时期,芦溪圩开设“福兰烟店”,收购和切制烟丝,名扬闽南各地;上世纪20年代,芦溪东槐村陈三香兄弟及其父经营“顺成烟庄”,创立“芦溪正地”红牌、白牌晒烟,其后又与厦门市镇邦路“麒麟烟庄”订立供货合同,“芦溪正地”牌的烟叶和烟丝远销国内外;1909-1926年间,日本三井洋行在平和小溪设立“三井洋行和胜美公司”,垄断经营芦溪晒烟,将芦溪晒烟运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抗战胜利后,“顺成烟庄”和中美烟草出口公司签订定期、定量合同,芦溪晒烟成为“鸿运牌”香烟的主要原料。
解放后,平和县创办烟丝厂,生产的烟丝销往全省各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金键”和“天坛”牌香烟的北京卷烟厂、生产“灵芝”牌的河北石家庄卷烟厂、生产“人参”牌长春卷烟厂、生产“天坛”牌的安徽邺城卷烟厂,还有上海、四川、保定、厦门、龙岩等地卷烟厂,纷纷以较高的价格上门求购,种植生产芦溪晒烟成为当地百姓一条致富的好途径。
芦溪晒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受人世间风云变化的影响而中断生产,始终得到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