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pseudo- albidum Kitag.)菊科蒲公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叶线状披针形,花葶1至数个,长2-6厘米,瘦果倒卵状长圆形花果期6-8月。
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以及印度西北部、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
白花蒲公英种的界限争议较多。《苏联植物志》将亚洲蒲公英T. asiaticum Dahlst.和T. cuspidatum Dahlst. 2种归在白花蒲公英中。尽管上述2种有时花为白色,但该2种外层总苞片先端有明显的突起或小角,瘦果喙纤细,与白花蒲公英具明显的区别,因而恢复亚洲蒲公英种,并将T. cuspidatum Dahlst.归在亚洲蒲公英内;另外《西藏植物志》将粉绿蒲公英T. dealbatum Hand. -Mazz., T. kawaguchii Kitam., T. staticifolium V. Soest及T. bhutanicum V. Soest4种归在白花蒲公英中。此4种舌状花均为黄色,且瘦果顶端喙纤细等特点,不应归在白花蒲公英中,除粉绿蒲公英恢复原名外,后3种均归在小花蒲公英T.parvulum DC.中。
生于林绿、向阳地。耐寒,喜阳,亦耐干旱;以及海拔2500-6000米,山坡湿润草地、沟谷、河滩草地以及沼泽草甸处。
主产甘肃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印度西北部、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产阿尔泰山区。
叶线状披针形,近全缘或浅裂,稀半裂,具小齿,长(2-)3-5(-8)厘米,两面无毛。
花葶1至数个,长2-6厘米,I无毛或顶端疏被蛛丝状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3厘米;总苞长0.9-1.3厘米,总苞片绿或淡绿色,先端背面具小角或增厚,外层卵状披针形,稍宽于至等于内层,具宽膜质边缘;舌状花白色,稀淡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有暗色条纹,柱头干时黑色。
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枯麦秆黄、淡褐或灰褐色,长4毫米,上部1/4具小刺,顶端渐收缩成长0.5-1.2毫米喙基,喙较粗,长3-6毫米:冠毛长4-5毫米,带淡红色,稀污白色。
播种、分株繁殖。
布置花境或点缀草地。
多用作缀花草坪,花期早,花色鲜亮,单独种植或与紫花花地丁等早春开花植物搭配使用效果均佳。也可做花境和花带应用。根和全草可入药。
始载于《中药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青海野生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