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肠是广西百色德保县的著名小吃。初闻名字,不少人会觉得有些“血腥”,但在德保当地农家,它可是必不可少的宴客之菜。成品的猪血肠散发着特有的熏香,嚼在嘴里口感绵韧,余味无穷。
原料:
猪小肠、猪血、大米饭、玉米粉、花生仁、盐、油、五香粉等。
制法:
将小肠洗净备用,花生仁炒熟捣碎,然后与猪血、大米饭、玉米粉炒熟、油盐适量拌匀成烂泥状(不要过烯烂),灌输入肠内并压紧压实,扎好两头,放入锅里文火煮熟即成。猪龙碰捞出水后即可食用,亦可再次入油锅炸至表皮稍黄,出锅切块上桌当主食,这样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
德保猪血肠之所以特别有风味,跟香料有关。德保旧称天保,盛产八角,八角叶加工而成的茴油,成为德保的著名特产,素有“没有天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的美名。德保群众做猪血肠时,当然不是用茴油做香料,但用八角粉做香料,效果也是一样的。
德保猪血肠采用的原料,一是猪小肠,二是猪血,三是大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把猪血和大米粉和在一起,加入适量的八角粉和食盐,搅拌均匀,灌入肠子,煮熟,血肠就做成了,可以食用了。
做血肠最关键的环节是煮。煮的时候,火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太猛,肠子会爆裂;火太小,肠子里的血很难熟透。把汤烧开以后,要用炆火慢慢地煨,锅里的汤保持在欲开不开的半开程度。煮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中途“休息”,即把血肠从锅里提出,让它凉一凉,再放进锅里。这样煮出的血肠才又熟透,又结实。
德保猪血肠的由来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较为流传的说法是,德保猪血肠起源于清朝时期,当时的一位乡民在制作猪肉腊肠时不小心将鲜血倒入了肉馅中,她并没有浪费这些鲜血,反而继续加入起酥过粉,将肉馅装进猪大肠内蒸制而成,这就是德保猪血肠的雏形。
另一种说法则是,德保猪血肠是由一位名叫红姑的女子创制的,她在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加入了红糖,但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加入其他调料,将肉馅装进猪大肠内制作而成,结果大获成功,德保猪血肠因此诞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德保猪血肠是一位姓农的大财主所创制的,他在一次宴请亲朋好友时,命令厨师在五天内用猪的肠子做一道菜,最后由一位姓李的厨师创作出了猪血肠,农财主品尝后觉得非常美味,从而使得猪血肠流传开来。
总的来说,德保猪血肠的历史悠久,其具体起源已无法考究,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广西一种传统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1、猪血血中含铁量较高,而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多吃些有动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并能有效地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2、猪血中含有的钴是防止人体内恶性肿瘤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这在其他食品中是难以获得的;
3、猪血含有维生素K,能促使血液凝固,因此有止血作用;
4、猪血还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对营养不良、肾脏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后的调养都有益处,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晕、损伤出血以及惊厥癫痫等症;
5、除此之外,猪血还能较好地清除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对人体的损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猪血中的蛋白质经胃酸分解后,可产生一种消毒及润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与进入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起生化反应,然后通过排泄将这些有害物带出体外,堪称人体污物的“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