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张家滩村和古迹坪村交汇处,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南路上的一颗瑰丽明珠。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长眠于莲峰首阳山。
首阳山位于莲峰山北部和莲峰山遥相呼应,西北侧有石门,因两座石岩东西对峙,间开一线,形似石门而得名。“石门夜月”为当地一景。两崖之间有一水库,容量500多万立方米,是一处理想的水上乐园。水库后面为长十五里的天井峡谷,这里座府陡峭的山崖相地挺立,四山合围,蓝天变成一条细线,人如处在井底,其地势恰似一大锯解开的板缝,故此当地俗称解板沟。天井峡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处景点。沿十五里开井画廊,到处充满着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之情趣。如从县城向南行起码抵天井峡,约有20多公里路程。
在自然景观方面,首阳山山势高耸,植被茂密,崖峦耸翠,森林覆盖率高。登上山顶,可以远眺群山连绵,近观苍翠欲滴的绿色植被。山间清泉涌波,景色秀美,是避暑和观光的好去处。此外,首阳山还以奇秀著称,素以石门夜月等奇景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首阳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它因儒家先贤伯夷、叔齐采薇隐居、抱节守志于此而名贯古今。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因互相谦让王位而离开故国,后投奔周武王未果,最终选择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此。他们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善、德、仁、义、清廉、爱国、爱民等德源文化的发源地。
渭源是古丝绸之路在今甘肃境内的必经之地。在渭源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莲峰乡,坐落着一座喀斯特地貌小山,即首阳山。
在商代末年,孤竹国(在今河北省)的国君有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国王很钟爱叔齐,想把王位让给他,伯夷知道了父亲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便一起投奔周国,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西伯昌死了,周武王继位。武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进军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听说这件事后,便跑上去拉住武王的马缰绳,劝谏道:“父死未葬,就大动干戈,攻伐别人,这能说是孝吗?作为臣子,却去攻伐君主,这能说是仁吗?”武王的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被太公望制止住了。太公说:“这是讲道德的人。”吩咐将士不要为难他们。等到打败了殷纣王,天下人尊奉周武王为天子时,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周朝的统治区,沿渭河而上,在首阳山隐居下来,靠采薇菜充饥。快要饿死时,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歌罢,遂饿死在首阳山上。
明万历二十三年户部主事杨恩就此事撰文进行论证,文章被人雕刻成碑,立在渭源县莲峰乡莲峰山五台下。此碑高7尺,宽3,5尺,文1184字。碑文认为全国虽有五处首阳山,而以渭源首阳山为真。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刻石字迹清晰,书法刚劲有力,堪为明代碑碣书法中的上品。石碑的背面刻的是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巩昌知府曹司牧撰写的《改建首阳山夷齐词记》,文中介绍了伯夷、叔齐的生平及历代奉祀概况,并说明了改建的原因和经过。由于此碑论据确凿,资料翔实,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重视。明代朱燮远、清代左宗棠还以此碑文为蓝本,撰写了夷齐庙碑文。
在墓后面百余步,是后人为纪念伯夷、叔齐而修建的清圣祠。此祠最早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后因兵乱而毁。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人们集资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正殿五间,殿前左右墙壁上嵌着墨绿色的大理石,上刻清代湖南范绍儒撰写的《首阳山怀古诗(并序)》以及陇西汪凌撰写的《重修清圣享堂碑记》。院内还有一块《首阳山新建清圣庙碑》,碑文是左宗棠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