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 'Juhuatao')是蔷薇科、桃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冬芽圆锥形,常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花生于叶腋,粉红色或红色,重瓣,盛开时犹如菊花,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花药绯红色;子房被短柔毛。3至4月开花,花先于叶开放或花、叶同放。花后一般不结果。
原产中国清代,后失传。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从日本引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干旱、高温和严寒,不耐阴,忌水涝。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菊花桃植株不大,株型紧凑,开花繁茂,花型奇特,色彩鲜艳,观赏价值高,可用于庭院及行道树栽植,也可栽植于广场、草坪以及庭院或其他园林场所。菊花桃可盆栽观赏或制作盆景,还可剪下花枝瓶插观赏。
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干旱、高温和严寒,不耐阴,忌水涝。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原产在中国清代,后失传。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从日本引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灰褐至红褐色,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椭圆状披针形。
花生于叶腋,粉红色或红色,重瓣,花瓣较细,盛开时犹如菊花,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花期3至4月,花先于叶开放或花、叶同放。花后一般不结果。
菊花桃雨季或连阴雨天注意排水,平时也不要浇太多的水,否则会因土壤积水造成烂根,轻则落叶,影响生长,重则植株死亡。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地栽宜植于光线充足处,盆栽也要将花盆摆放在室外阳光明亮处,即使盛夏也不必遮光,以免因光照不足使花朵小而稀少。
菊花桃每年施三次肥,第一次在开花前,以磷钾肥为主,可促使花大色艳;第二次在开花后,以氮肥为主,使其枝叶繁茂;6月至7月是其花芽分化期,可施一至二次磷钾肥,并适当浇水,促其多形成花芽,有利来年开花。入秋后注意控制浇水,更不能施肥,以防止秋梢萌发,促使当年生枝条木质化。花前对植株稍作修剪,剪去枯枝、乱枝,使开花时株形达到最美状态。花后进行一次重剪,将开过花的枝条保留2至3个芽,以促发新枝,形成开花枝。对于生长过旺的枝条在夏季可摘心,以控制长势,多形成花芽。盆栽植株冬季可放在室外避风向阳处或在室内越冬,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栽种时放些腐熟的饼肥末、骨粉等作基肥。
菊花桃以嫁接为主,可用毛桃、山桃、杏的一年生实生苗作砧木,也可用生长多年的老桃树桩上萌发的一年生枝条做砧木,接穗则用菊花桃的枝或芽。劈接也称枝接,在春季发芽前进行,接穗用上年生长健壮充实的枝条,砧木要求1.2厘米左右粗,将地面上的枝条剪去,从砧木中间劈开一条小缝,将菊花桃接穗的下端用利刀削成斜面,以使其与砧木缝相结合,然后用塑料绳捆扎结实,用土堆埋,勿使透风和日晒,一个月左右可恢复生长。
芽接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在每年的5-8月进行,砧木要求光滑而粗壮,直径约1.5厘米。选菊花桃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中段上的芽做接穗,在选择接芽时,要选择外形较尖的叶芽,只有这样的芽嫁接成活后才能顺利抽枝,而圆鼓饱满并被有较多白色绢毛者为花芽,不能选用。嫁接时,先在接穗芽的上、下方用利刀切开,再在芽的背面竖着切两刀,用力挑出0.3厘米厚的皮部,称为“模样”;再照“模样”的大小,在砧木上壮芽部位处,同样扣除芽片,再将接穗上的芽片扣上;也可将接穗上的芽切成“T”形,砧木也切成“T”形切口,把接芽插入切口中,使之互相吻合。最后自上而下用麻绳或塑料绳捆扎好,只露出叶柄及芽,捆扎不宜过紧,以免伤损芽片。10天以后若芽的颜色不变,即表示已经成活。嫁接后的管理嫁接成活的植株要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新芽,剪除砧木上的枝条,对于芽接的植株,当其接芽抽枝10厘米左右时,将砧木从接芽上方1.5-2.0厘米处剪断,以避免砧木上的枝条分散养分,促进接穗的生长。
菊花桃植株不大,株型紧凑,开花繁茂,花型奇特,色彩鲜艳,观赏价值高,可用于庭院及行道树栽植,也可栽植于广场、草坪以及庭院或其他园林场所。菊花桃可盆栽观赏或制作盆景,还可剪下花枝瓶插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