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境内交通便利,距西宁飞机场50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互助县是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
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特色土族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景区内涵5个核心旅游景点,分别是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小庄民俗文化村、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
彩虹部落土族园是由彩虹部落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互助土族故土园国家AAAAA级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环夏都西宁旅游圈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坐落在威远镇西南部,距省会西宁30公里,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全部以青砖青瓦、生土土坯、砖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景区拥有十八洞沟老油坊、活佛院、安召广场、土司府、庄廓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集中向游客展示了土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古民居建筑群和土族生产生活习俗。开发了一系列土族民俗风情和土乡文化方面的旅游项目。
纳顿庄园坐落于互助土族故土园核心位置,占地面积近50亩,始建于2005年8月,是AAAAA级土族故土园旅游景点之一,占地面积30000多平米,是土族故土园核心景区之一。庄园以展现土族民俗风情和青稞酒文化为主要内容。内有展现青藏高原千年古酒文化为主的青稞酩馏酒文化博物馆,再现青稞酒1300多年的酿造、传承历史,全方位展现青稞酒鼻祖——酩馏酒的前世今生。展现威远青稞酩馏酒百年埋藏历史的地下埋藏酒窖,场面壮观、文化厚重,再现魅力“酒乡”风韵。以展示土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服饰、土族婚礼、盘绣等为主的金花演艺中心。
西部民俗文化村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是集土族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旅游文化景区,距省会西宁市30公里,占地2万平方米反映土族古老传统宴席文化的“圈圈席”。
威远镇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是互助县“十大传统村落”之一,全村土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3%,拥有乡村旅游接待户90户,曾被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原属威远镇古城村的一个自然村,1997年从事旅游经营以来,小庄村民俗旅游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典型的以旅游业为支撑的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村。为进一步发展民俗旅游,2007年县上把小庄村从古城村划分出来,设为专门发展民俗旅游的行政村,现有农户157户、596人,其中土族56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9%,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旅游业,现有民俗旅游经营户40户。今年,全村综合收入达266万元,旅游收入达158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4210元。
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是全国较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和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基地。互助青稞酒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发展于近代,辉煌于今天,互助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在“天佑德”、“永庆和”等八大作坊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互助县酒厂,2011年12月组建股份公司并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简称:青青稞酒。目前,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总资产18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在职员工1800余人,年青稞原酒生产能力1.5万吨,公司生产“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四大系列青稞酒产品共100余个品种。
十八洞沟油坊,从互助县松多乡的一个土族村落十八洞沟拆迁而来,是互助境内至今保存完整的一座老油坊。油坊再现了传统的榨油工艺流程,高原人主要食用菜籽油,菜籽油在油坊制作而成。油坊一般建在水磨的旁边或附近的地方,因为榨油前须将油籽在水磨中磨成粉状,再到油坊的锅灶中蒸熟,用马莲和河柳绳子包裹起来,推到粗大的圆木梁下,榨出香喷喷的清油来。榨油剩下的菜籽渣叫麻渣,是喂牲口的上好饲料。油坊中掌握榨油技术的人,称为“油博士”。
安召广场直径80米,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在环廊上设有茶座,广场东侧是一个大舞台,具有土族色彩的舞台背景。
土司府是土司老爷的住所,这是一处四进院的府邸,是根据明朝天顺年间青海互助地区曾出现过的李文土司的府邸建筑风格还原而来的。一进院,是土司老爷的办公区。分别陈列着土司老爷正座、兵器架和牢房刑具。
二进院,东西两边为土司府师爷房、管家房。东房为师爷房,室内筑炕,木质月亮门,有书房、会客室、正厅;西房为管家房,与师爷房的布置格局基本相仿。
三进院是土司老爷的居所,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就是土司楼,整个建筑相当精致美观,豪华贵气,雕刻栩栩如生,不难看出当时土司老爷在辖区内尊贵的社会地位。
四进院是土司府后花园,北房是来访的地方官员或亲朋好友休息的客房,西房为土司老爷的交通工具以及马具的存放处,现在演化为陈列室。后门侧设有骑马石、拴马桩。
土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象征。它是由土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产生的一种休闲娱乐的文体活动,是由大板车的车轮上捆绑木梯玩乐演变而来。2008年6月7日,土族轮子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召舞是生活舞蹈的一种,是土族人民时代相传承的一种集体歌舞形式,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广泛流传的舞蹈,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是土族人民歌颂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如意的无伴奏圆圈歌舞。参加人数从三两人至数百人不限,男女老少均可参与,通常由一至二位“杜日金”领唱,众人和,按照男前女后的次序结队围成圈,顺时针方向转动,边唱,边舞,边转动,所以也叫“转安召”。
花儿是一种民歌,又称“少年”。“花儿”的唱词大多是即兴编成,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关于“花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五个美丽的土族姐妹,各个都有一副银铃般清脆的歌喉。每当她们唱起“花儿”的时候,万物都听得着了迷。
许多英俊的小伙子慕名前来与她们对唱,可是整整过了三天三夜,小伙子们相继败下阵来。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五朵彩云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过来,带走了五姐妹。后来人们说,五姐妹被封为“花儿仙子”,天天为玉帝唱“花儿”呢。为了纪念她们,人们便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注意:情歌“花儿”在家时不能唱的,多在田野歌唱得,如夜宿土族人家,切忌不要邀请土族人唱花儿,或听花儿磁带等音像制品。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互助土族故土园正式启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2014年互助土族故土园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景区景观价值评审并被列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