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山古称翁陵山、漉山,相传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杨朱到此,因山大路杂,面临岐途,迷失方向,凄怆泪下,后人因此而将此山名为杨岐山。杨岐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被誉为“中国鞭炮烟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上栗县中部。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浙赣铁路、沪昆高速公路靠近景区,319国道从南向北与风景区西边界一致。杨岐山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寿桃峰,别名弥勒峰。该景点即普通寺庙坐落之山。站在对面观音岩远眺该峰,似寿桃,又似弥勒。山势嵯峨,四时秀色,气候宜人。春可观花、夏可避暑、秋可登山、冬可观雪景。登寿桃峰,观看日出,更是盛景。
杨岐寺,又名杨岐普通寺,坐落在杨岐山寿桃峰下,距县城约10公里。普通寺原名"广利禅寺",建于盛唐时期,历时1300多年。寺内现有如来佛、观音、关帝等大型塑像,还有护法韦陀、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木雕 ,杨岐山神像,小门、院落、大雄宝殿、观音堂、住宅一应俱全。杨岐寺肃穆庄严,金碧辉煌,富有我国南方古刹的独有风格。真可谓是殿宇峥嵘,云烟缭绕,古塔巍巍,古柏参天。
杨岐寺作为佛教杨岐宗的发祥地,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日本影响更大。著名的一休和尚以及奈良的大德寺都是崇奉杨岐派佛理。据1987年7月,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日本禅宗研究所副所长铃木招雄介绍,杨岐宗在日本影响很大,其信徒发展到100多万人。
2010年被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开发风景区.杨岐寺现任住持为国内高僧释慧通老和尚弟子释道源法师,同时兼任江西省萍乡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又名凤鸣湖,该水库是一九五八年建的,是上栗县第三大水库,位于杨岐山脚下的中段村,水库库容387万立方米,就象一座人工湖,湖的中央有三座四季青绿小岛,湖水碧波荡漾,在湖边可垂钓,在湖中可划船、游泳、湖左边的庙泉山有奇山异石,并有游客赏的溶洞,洞中的石钟乳千姿百态,真可谓湖光山色,九曲回肠,奇山怪石,风景秀丽。
案山关,"杨岐(岐)三关"之一,另有"寒婆关"、"同庆关"。案山关两峰交耸,左右并峙,中平如案,前人曾写过一首《案山关诗》:"楚界连吴界,前山复后山。升平风日好,云影漾空关"。革命战争年代,有十八位烈士被敌人杀害在案山关脚下,案山关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上栗通往萍乡必经之地,现319国道在案山关睛穿山而过。案山关自古就有过山亭和碑立于山间。
"山顶泉"(别称小天池,即杨岐山水库)。杨岐山到处有好水,甚至山顶也有好水,常年四季涓流不绝,"山顶泉" 这池泉水,地处高山,碧如猫眼,冬天也不涸竭,常年四季歌淌流不息,站在"山顶泉"井边,俯视碧澄的泉水,眺望远处的景色,心情格外舒畅。站在山顶泉的山上可望到前古塘,它能容六十万方水,可以划船,塘边了有两座小山,叫乌龟下水。塘里水碧如镜,青山绿竹倒映水底。
相传老和尚率一猴子,路过山地,猴子看到"金瓶晒果" ,就从横路上跑去,贪看"金瓶晒果"变成了"猴子扒石"。
相传"天下大慈化"庵子有一尼姑来杨岐,死在于此石崖下,来到此地顿觉特别阴凉,原有寒婆庙。寒婆崖是杨岐三关之一,地势险要,一夫把关,万人莫入,相传黄巢就没有通过此关。
此崖地处杨岐寺旁边,危崖壁立,高广数十丈,难于攀登,相传崖鹰在此发派,年年在此孵子。相传老虎也在此发派。老虎要生子,就入老虎洞。观音崖下,现有观音堂遗址。杨岐(岐)石窟:此石窟在观音崖壁上,各种形态,惟妙惟肖。
观音洞位于关上村狮子窝,与孽龙洞相连,是一个形成于一点八亿年前的天然溶洞。相传古代潘阳湖有条孽龙企图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因犯天条而藏孽龙洞里,被天将追赶在山脉间钻山逃避,从观音洞钻出。观音菩萨在孽龙出口处化村姑变化铁链为面条让孽龙吃下后锁住其心交许真君制服。故命名为观音洞。观音洞洞内石笋、石花、石幔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声色俱备,洞内常年溪水相伴,景色奇特。
每当子午时刻,泉水涌出特别大,子午时过后泉水又退去了。相传子午泉是与海相通。
张口狮子望长沙。杨岐山气势磅礴,张口狮子岭、万仞峰、龙峰,三峰如笔架横亘,张口狮子雄踞中央。站在天宝坡仰望张口狮子岭,山顶真如一头张口狮子,狮子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相传登上张口狮子岭,能够望到长沙城。曾有人作诗曰:"长沙牵出一根藤,走到杨岐结个瓜,瓜叫张口狮子岭,站在瓜上看长沙"。
地处于杨岐寺山后,相传建"慈化寺"的杉树都是从万杉窝的一个井中运去的,慈化那里有个"出木井",万杉窝是个只有几户人家居住的小村落,但这里人杰地灵,著名的旧社会才子肖坦(文廷式的好朋友)就是万杉窝人。
此处是与杨岐寺山相对,是一座石山,这里的山脚就象一只猪嘴巴伸向杨岐寺。
该洞在观音崖脚下,杨岐村是盆地没有出水口,整个杨岐盆地的水就是从阴水洞走了。
在杨岐山东麓的东峰山坡口,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梯田,有的如腰带那样狭长,有的像井口那般窄小,层层叠叠,纵横交错,这就是千丘田。距杨岐寺二公里,据说曾有人到千丘田数过,从左边数到右边,只有999丘,从右边数到左边,还是999丘。这时已是傍晚收工时分,一个在田里劳动的农夫捡起放在地上的斗笠、蓑衣,数田的人才发现,斗笠、蓑衣底下竟然还有一丘田,不多不少,合起来整整一千丘。相传千丘岭的二千多丘小梯田都是孽龙造的,造了田后,没有出水之处,许真君追孽龙经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况,又造了一口出水井,出水井经常出红水,也叫红水井。
此处位于前古塘上面的曹家屋后面,这里地形险要,环境优美,六十年代,萍乡铁路部门曾在这里办了一个知青点。
该庙位于张口狮子岭的半山腰,传说一姓何的裁缝在此处的山洞中圆寂,后来人们在山洞口建了一个何大仙庙,庙门的对联就是万杉窝的才子肖坦写的其对联是:"朝朝朝朝朝朝应,处处处处处处灵"。这里地形十分险要,庙的后檐就是石洞,洞中有清泉涌出,庙前有一条通往杨岐林场的公路。
只有在杨岐普通寺、杨岐万安寺、杨岐班竹山慧历寺三个地方附近才生长,经多方试验移至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能成活,它是一种观赏竹。粗看似圆形,用手触摸是方形。此外,还有观音竹、墨竹也颇有名气。传说杨岐原本没有方竹,杨岐山住着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儿子至孝,这年九月,母亲得了重病,快不行了,对儿子说,她想尝尝鲜笋的味道。儿子听了以后非常为难,只好摇着竹子大哭,你想想看,九月是秋季,到哪里去弄鲜笋?也许是他这一片孝心感动了天地,瞬间,他身边的竹筷子纷纷落在地上,化成一根根竹笋,从此杨岐有了形状象筷子一样的方竹。 另一传说是佛祖当年来参观杨岐道场用过的筷子长成的竹子。
位于杨岐境内的东古岭的半腰上,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观音堂前有一棵二百多年的观音柏,有一口二亩水面的泉塘,右侧有三块几丈高的巨石,叫顶天石,这里环境幽雅,山水相依,森林茂盛,景色迷人,战争年代有萍乡地下党著名人物肖炳实曾以此为据点进行长达二年的革命活动,肖炳实系杨岐金鸡村人,曾留学苏联,三十年代担任过共产国际驻苏维埃代表,解放后,历任中国教育总工会主席,商务印书馆馆长,中国二十四史的编辑等职。
杨岐山属于卡斯特地貌,地下遍布溶洞,大大小小数不清,有卡斯特王国之称,其中要数孽龙洞、九龙洞最有名。白猿洞、罗汉洞、万人洞:万人洞能容两千人,有石椅;还有云霄洞,洞内有石田、石慕帐,敲之像铜锣响。
唐塔有两座,一座是乘广禅师塔,位于普通寺的右侧,高2.35米,呈八角形,由花岗岩石垒成,塔身浮雕古朴雄浑,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甄叔禅师塔在杨岐寺左侧,高1.78米,宽0.88米,形似方亭,又称油盐塔,西塔已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岐寺正六墙壁上用下玻璃框着两块唐碑,是我省仅有的全国著名的唐碑,195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块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为杨岐寺乘广禅师撰写的碑文,由刘禹锡篆刻,建于唐元和二年,此碑高2.8米,宽0.9米,字数1350个;另一块是《甄叔禅师塔铭》,公元832年唐大和元年建,沙门至闲撰文,僧元幽书写。此碑高2.8米,宽0.9米数字527个。前者为刘禹锡的得意之作,后者书法如行云流水,均属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道光17年(1837年)住持将二块塔铭分别镶嵌在前殿正门左右墙上。
杨岐寺后有一株唐柏,名"倒裁柏",传说为甄叔手植,故又称"甄叔柏",此树高31米,围7米,直径2.33米,传说此柏是和尚施法栽活的,因此叫"倒栽柏"这树虽经千年风霜雨雪,仍然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2 000年6月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对唐柏进行了研究考证。
该墓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00平方米。文廷式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他曾为珍、瑾二妃的老师。创立"强学会",并对"百日维新"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座墓葬座落在古寺唐柏的后面,墓碑朝南,地形是"丹凤朝阳"。在墓葬的后座有文廷式墓碑、墓表、还有一对石柱,凡游览杨岐山的人都要游览文廷式墓,阅读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文廷式《墓表》(石刻),墓表系其生前挚友沈增所撰。碑文、对联清晰可辨,联曰"青简尚新,宿草将列;鸱鹑东徒,松柏成行"。
杨岐万安寺,毁于民国运动中,现存遗址于杨岐乡关上村泰岭近十里脚下,背座杨岐山境内的钟形岭下,相传,佛祖经过杨岐山时赐钟为山,曰"振悟大千,佑万民平安",故名"万安寺"。寺院成品字形,三个主殿主要供奉着迦牟尼佛、观音及文殊等佛菩萨,曾香火兴旺。萍乡县志有相关记载。
古墓,为第七代宗师福闽禅师坟茔,位于杨岐山金鸡村。墓由青石砌成,上刻有花鸟等图案,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碑身保存完好。古墓修于乾隆三年。
东海龙王太子所幻化,帮助唐僧取经,也帮助许逊擒拿孽龙有功。当地百姓感其功德所建。
万寿宫,也叫许真祠。当地百姓为感谢许逊法师擒拿孽龙,感其功德所建。
因国家农业部将边塘红鲫鱼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而得名。坐落在福田河畔、青山绿水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优势。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涉及战山、边塘、长塘、跃星、清溪五个村,2000多户,1万多人口,其核心区在战山、边塘村,面积5000亩。
毛家湾文化村是由萍乡市毛家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3月份投资3000多万元立项兴建的休闲农业产业经营项目,于2011年8月份正式竣工开业。毛家湾文化村已荣获省级“一村一品”示范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同时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毛家湾文化村地处萍乡市高新工业园北区的上栗县彭高镇辖区的“沪昆高速”萍乡市入口处,背靠“杭南长高铁车站”毗邻萍乡市北端开发区湿地公园,319国道和“迎宾大道”从门前经过,距市区4公里。18、25路公交车从城区直达文化村。地理位置优越,山丘、平地相交座落有致,园内香樟、花草、杨柳、桂花、桃树绿树成荫,侗族风格建筑群体,鼓楼、城墙、故園、水塘荷花交融相叠,层次分明与丰富的自然景观视觉感受浑然天成。
毛家湾文化村占地60多亩,由九大部分经营项目组成:红色文化区、农家餐饮区、健身娱乐区、垂钓休闲区、生态农庄区、百果园采摘区、拓展训练区、禽类饲养区、快乐烧烤区、食品加工区。毛家湾文化村是一张体现民俗民情的靓丽名片,一间现代都市人追逐时尚的精神家园,一个真正能吃得满意,乐得起来的星级农家乐旅游休闲圣地。
杨岐山风景名胜区东起库塘西面山顶,沿山脚经庙坡上、小枧至东源,南起东源,沿S313经马棚至G319,西起石背,沿G319经清溪、桃文、关上至保护,北起保护,沿山脊经张口岭、猪牙排、居野塘后延市界至库塘西面山顶。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7°44′34″——27°51′34″和东经113°50′13″-113°55′08″之间,中心点坐标为北纬27°49′57″,东经113°53′9″。风景名胜区面积为6050公顷。
杨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赣交界处,扼江西西大门,可依托上栗县组织对外交通。风景区距离萍乡市25公里,长沙100公里,株洲80公里,浏阳市40公里,南昌280公里,背靠江西,面向长株潭城市群,处门户和通道区位,区际交通和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319国道为风景区西部边界,同时紧邻浙赣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萍洪高速、昌高速公路和320国道,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为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株潭”进入景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杨岐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的交接地带萍乐坳陷带西端北侧,锦江复向斜核部,在距今6-7亿年前,本区为海相时期,并伴海底火山喷发,由于晋宁运动褶皱隆起,形成了横亘东西之古九岭山脉。在3.86亿年前中泥盆世开始接受来自西南方向海侵,并逐渐往东方向扩展,形成“指状”海湾,接受滨岸相碎屑沉积,在3.72亿年,即晚泥盆世时海水继续东侵,形成滨海至浅海环境,陆源物质减少,发育以海相为主的砂泥沉积,距今3.0亿年上石炭世,本区为一开阔正常浅海环境,发育较纯碳酸盐建造,这时气候湿润,生物繁盛。在2.57亿年,从晚二叠世开始,在本区为第2次海侵时期,以发育浅海碳酸盐沉积与海陆交互含煤碎屑岩沉积,由于东吴运动之后,地壳频繁振荡导致海侵时进时退,形成了龙谭期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沉积。长兴期海侵是本区古生代海侵极盛时期,形成了本区义龙洞一带的碳酸盐岩沉积,至早三叠世海域与长兴期基本一致,但海水略为变浅,到中三叠世因海水大部撤出,仅在低洼处形成杨家群滨泻湖相沉积,结束了本区大面积海侵。在2.05亿年左右,燕山期的强烈活动,在晚三叠世早期,海水间歇式由西向东到本区,形成了一片湖沼地,由于气候温和植被茂盛,于海湾及湖沼地中形成了杨岐山一带安源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说明全区进入陆相沉积新阶段,此时燕山运动继续使地壳上升,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使本区上升为剥蚀区,形成了上栗金山志木山花岗闪长岩体。由于受华夏系构造影响,地层褶皱形成了杨岐山山脉。
风景区地貌中部高,南北低,山脉多为北东走向,中部以杨岐山海拔高程947.6米,属低山;南北部海拔高程在250-400米左右,属高丘陵,杨岐山脉东起宜春水江,西至湘东大屏山,延绵40余公里。
杨岐山位于长平、福田、东源以北,鸡冠岭以南,西南与大屏山相呼应,东北向宜春水江乡延伸。由二叠、三叠系砂岩、灰岩组成。主峰张口岭海拔947.6米,它与东北部的千拉岭(海拔944.4米)和西南的大岭(海拔817.4米)构成上栗县境内最高的一列山岭,为杨岐山的主干。其南面的小猪牙塘-后古塘-前古塘一线以南的三座海拔800余米的山峰,成为与主干平行的山岭,向西南延伸,逐渐进入低山高丘交错地带。杨岐山为栗水与萍乡的分水岭。杨岐山脉海拔500米~947米,相对高度300米~500米,山脊多呈鱼背状或锯齿状,山坡多为不对称直线或凸状坡,坡度30度~40度,山谷多呈“V”型谷。
萍乡的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 1956年2月萍乡成立了“消灭兽害指挥部”,当年8月,就消灭虎豹27头,鹿麂类513头,野猪248头。20世纪90年代华南虎调查,萍乡市还是发现虎迹较多的地区。据资料介绍,陆生脊椎动物有300余种,风景名胜区是这些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保存有不少珍稀动物种类,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4种。江西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7种(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灭绝)。
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39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金钱豹、云豹、豺、猕猴、大灵猫、小灵猫、河麂、水獭、苏门羚、水鹿等11种,主要分布在景区海拔500—8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中;江西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狼、赤狐、貉、黄鼬、鼬獾、豹猫、果子狸、食蟹獴等8种,主要分布在300—500米的丘陵岗地。其它动物20种,主要有野猪、华南兔、刺猬、毫猪等,主要分布在毛竹、针阔混交林中。
2)鸟类:鸟类17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鸳鸯、白鹇、鹰隼类、鸮类等;江西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池鹭、牛背鹭、白鹭、夜鹭、绿翅鸭、斑鸠、翠鸟、燕子、伯劳、卷尾、大山雀、红嘴兰鹊等。
3)两栖动物:两栖动物8种 即雨蛙、沼蛙、棘胸蛙、黑斑蛙、虎纹蛙、大泛树蛙、斑腿树蛙、中华蟾蜍等,通常多栖息在林缘、田野、水溪旁。虎纹蛙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4)爬行动物:爬行动物25种 主要有乌梢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鳖、乌龟、平胸龟等,多栖息于林间草丛、田野、水溪中。
据资料介绍,上栗县植物种类丰富,记录种子植物有600余种,主要是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ea)的种类, 详见附表4。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0种(本土分布11种,栽培引种的9种),属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有51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