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苏格兰民间歌曲,即苏格兰盖尔语:Auld Lang Syne,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
Auld Lang Syne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这首诗后来被谱了乐曲,除了原文盖尔语版本外,这首歌亦被许多国家谱上了当地语言,可以说是流传广泛,妇孺皆知,绝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名曲。
Auld Lang Syne(中文译名:《友谊地久天长》)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
Auld Lang Syne,即《友谊地久天长》,后被用作《魂断蓝桥》,Its A Wonderful Life,When Harry Met Sally中的电影主题曲。
在许多的西方国家,这首歌通常会在平安夜时演唱,象征送走旧年而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它的主调并没有中文版本那样感伤,而这首歌在很多亚洲地区中的学校毕业礼或葬礼中作为配乐,象征告别或结束的悲伤无奈之情。据知,部分百货公司或机构在临近关门的时间,会播出此音乐,示意客人尽快离开。
这首歌原本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的一首诗,歌唱真挚持久的友谊。后被人谱曲。1940年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采用这首歌作主题曲。随之,这首歌传遍世界各地。
《魂断蓝桥》描写了英国青年军官洛伊上尉和芭蕾舞演员玛拉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天,英国军官洛伊为躲避空袭,在防空洞中认识了玛拉。两人一见钟情。夜渐深,酒店乐队领班向客人们宣布演奏最后一支曲子并祝人们回家时一路平安。在徐缓、优美的“Auld Lang Syne”乐曲中,大厅里的蜡烛一支支熄灭。这支曲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始终把洛伊与玛拉的爱情连在一起。当天晚上,洛伊奉命出征。玛拉因私自离开剧团与洛伊会面而被解雇。后因贫困交加,被迫沦为妓女。一天,她正在滑铁卢桥上拉生意,不料突然看见洛伊,原来洛伊并没有阵亡。洛伊带玛拉回家,准备结婚。婚礼前夕,玛拉悄然离去,来到滑铁卢大桥上,带着美好的回忆和遗憾,投身车轮下自尽。这个善良的、不愿给洛伊家族带来耻辱、渴望幸福又不愿把不幸强加给自己心上人的姑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首歌名也被译为“过去的好时光”、“一路平安”和“友谊万岁”等。在国外,朋友聚会结束时常演唱这首歌,作为最后一个节目,甚至在国内的许多大学里,大学生们在毕业时,大都选唱这首歌曲,作为纪念以前美好时光的怀旧歌曲以及对未来时的美好祝愿。
彭斯这首诗原本已很出名,经配曲传唱后更加受人喜爱。可以说,《魂断蓝桥》用它作主题曲后更把它推向世界各地,使它家喻户晓,传唱于全球。这首歌歌唱人类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友谊。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尽已尝遍,人们四处奔波,疲惫不堪,有的甚至远隔重洋。想一想过去的好时光,这种想象、回忆本身便是一种享受。这首歌令人产生一种怀旧感。但伤感过后,人们更加珍视现在和将来,更知友谊在人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