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天坛砚亦称盘古砚、“盘砚”,因产于河南济源之盘古、天坛山、砚山等地而得名。
天坛砚石质纹理缜密,坚润细腻,柔而不绵,温润细腻、坚而不脆、柔而不绵、滑而不溜、钴而不刚、色如琼瑶、声如木鱼。色泽晶莹似碧玉,璀璨如琥珀。
研磨墨汁发墨保湿,纯净均匀,宜书宜墨,不损毫端,成砚后发墨酣淋、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素有“盘墨宝色”之称。
1980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就有一块石砚,该砚有砚盖,砚心凹处有一只石质磨杵,砚旁有黑色的砚料和灰色的陶制水盂。这件五千多年前的文物被视为中国砚的始祖。
在仰韶文化时期,济源一带就有研磨器的制作。据1981年12月《新乡地区历史文物》报道,在圪塔坡遗址曾出土石质的研磨器,由研盘和研石两部分组成。
研盘呈长方形,平板,中间微凹。研盘上有一小石,称研石。在进行绘画时,先将天然颜料置于研盘上,再用研石在盘上旋转研磨,颜料经加工后就可以使用。
这一时期的砚,形制都较为简单,无纹饰雕刻,也无专用砚材,它的主要功用也只限于研磨,而且这一时期出图的石质砚台都配有研磨用的研石或研杵,这是因为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到汉代,人们使用的都是天然墨和丸状、块状的半天然墨,这种墨质地较为坚硬,不易手研,必须借助研石或研杵。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日趋发达,因而砚的功用和地位更加突出,砚不仅被普遍使用,并且在形式、种类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汉代出现了以松烟为主的人工手捏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砚杵或砚石来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这使砚的制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次,随着制陶、冶炼技术、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物质的丰富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砚的装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砚在追求实用的同时,开始带有装饰,逐步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除石砚外,汉代还有陶砚、铜砚、漆砚、玉砚等新品种,在形制上受同时期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在纹饰、造型上都显示出美化的趋势。其用途也由战国、秦代的多种功能逐渐演变为专用于书写的工具,完成了由研磨器到书写砚的过渡。
1986年7月20日《河南日报》报道:“济源县文管所在汉墓中发现一罕见的四龙戏珠石砚。”四龙戏珠石砚,东汉熹平年间制作,造型美观、浑朴厚重,雕工精巧。
通高12厘米,直径17厘米,石砚为圆形、双层、下有三足。砚盖上面有立雕砚钮,四条蛟龙围绕中心宝珠,砚盖内面的中心有一圆形凹陷与盖面凸出的纹饰相对应,这既减轻了砚盖重量,又增加了可放置研石或墨锭的实用价值。据地质专家鉴定:此砚石与天坛砚之石品“墨青”相同,墨青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灰岩,产于济源市东北部的砚山。从四龙戏珠石砚的形制上可以看出汉代砚已完成了由研磨器到书写砚的过渡。
隋唐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国力强盛,书画艺术的巨大成就体现了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在文运昌盛的大背景下,作为文房用具之一的砚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必然。天坛山在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在唐代,受到文人墨客和帝王权臣的瞩目,使得人们接踵而至。
韩愈曾多次来过天坛山,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带好友和学生游盘谷寺,他的学生高常喜得一方石砚,请韩愈题铭,以镌刻于砚作为纪念。韩愈写道:“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疑神仙遗物,宝而用之,请予铭焉。铭日:仙马有灵,迹在于石。棱而苑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韩愈给天坛砚的题铭令天坛砚闻名于唐,影响延及后世。
宋代是天坛砚的繁荣时期,砚型基本是唐代砚型的延续和演变,总的趋势仍以实用为主,但也体现出宋朝特有的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
宋代隋唐时期的箕形砚已经演变成为长方形的抄手砚,成为主要砚式。抄手砚就是砚面呈门字形,砚底两侧及后端留边,使砚底抬高,放置桌面时,砚底与桌面自然形成前端高后端低的空间,手可方便地从前端伸入砚底将砚台抄起,所谓“抄手”,就是可以手抄砚底,乃后人为其所名,也被称为太史砚。
典型的抄手砚砚首一端略窄,一般为砚池所在,砚尾一端略阔,砚堂整体呈坡状,三个侧面略内倾,呈上小下大之势。宋代抄手砚大都无纹饰,边沿钢劲挺拔,端庄大方,体现出一种内敛的美。
济源市文管所收藏一方出土于本市梨林镇屈冢村的宋代天坛砚。此砚长14厘米,宽8.5厘米,高2厘米。砚堂、砚池呈规则的几何形状,其线条流畅,挺拔利落,方中有圆,既统一而又富于变化。
砚尾底部为倾斜状凹槽,这是宋代抄手砚的典型特征。此砚石质莹洁,绿中透黄,呈嫩绿色,是天坛砚珍贵石品之——柳芽黄。柳芽黄砚石产于盘古、哽口等砚坑。
济源宋代抄手砚的出土可以看出宋代天坛砚的制作出现了新的突破,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已进入功能与艺术相溶的阶段。
明清时期社会不断进步,生产技术日益提高,为砚台更具观赏性提供了技术保障。此时的砚台制作,无论选材还是雕刻工艺,都精益求精,呈现出艺术性、鉴赏性并重的特点,这也反映了文人雅士等知识阶层高雅的情趣爱好和审美趣味。在明清两代,砚台的功能已由朴素的实用品演变为精美的艺术品,进而成为贵重的收藏品。
明代时期天坛砚石的开采明代的砚雕造型简洁、流畅,极具自然之美,总体追求的是简约和纯正的风格,另外明代砚雕也有随形而制、生动活泼的一派,这便开创了追求风韵的文人砚雕的先河。而且,明砚上的铭文也多了起来,这些铭文不但具有史料性,还具有艺术性,说明砚作为一种文具的文化内涵也愈来愈丰富。与此同时,明砚也极其注重石质美,明代时期的天坛砚便发现了很多更为优质的砚石。
明代制砚艺人不但发现了云霞石、瓜籽石,而且还发现了珍贵石品“豆青”。豆青石,呈豆绿色,莹洁细腻,如脂似玉,所制之砚,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以至有人说“盘谷石砚豆绿色”,豆绿成了天然砚石的代表色,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偏爱。豆青砚石产于相距盘谷不远的石谷洞。云霞、瓜籽、豆青等诸石品在明代的发现和运用,反映了制砚艺人对砚石的寻求和探索,也反映了明代天坛砚的繁荣发展。
盘谷是天坛砚石的主要矿点,因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而著名。乾隆读了此文后得知燕川(济源别称)方口有盘谷,心生疑惑,原因是因为河南济源有盘谷一地,河北田盘亦有盘谷一地。为解此疑,乾隆三十年(1770年),命河南巡抚阿思哈亲自到济源盘谷实地访查,并绘成图送入宫内。乾隆看了之后才明白韩愈送李愿所归隐的盘谷应在济源而不在田盘。于是就有了乾隆的《济源盘谷考证》和《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二篇亲书御文,盘谷寺也因此成了钦定的“名山胜迹”。
清代,天坛砚的制作相当具有规模。据清《寿石斋砚谱》载:“县北西许村人,皆以作砚为生。”由于制砚规模大、人员多,制砚艺术也在竞争中迅速发展。首先,砚材的品种有了增加,当时被采用的主要石质品种有:青斑、红墩、银星、麦叶绿、柳芽黄、豆青、天兰、三彩、子母、黑石等。采石的砚坑有:盘谷、东大沟、沁河里、白龙庙、石谷洞等处。其次,砚的造型样式有了创新,雕刻技术也更为发达。
在砚式造型及纹饰雕刻上,其题材以吉祥如意、龙风鸟兽、地方名胜及传说人物为主,如龙凤呈祥、海狮望楼、天坛胜景、盘谷全景、刘海戏蟾等,并在多色砚石如三彩石等石品的俏色运用上,争奇斗艳,制出了稀世珍品。另外,砚式品种也较为齐全,有如墨海、长方淌池等简易砚,也有随形刻花等高档砚,更有三层石砚为一体的雕花琴足砚。这时的砚台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性、鉴赏性、陈设性并重的工艺美术品,虽在实用性上有所下降,但雕刻艺术却有所成就。制砚艺人还制作文房杂具,如笔洗、笔山、镇尺、水瓶等。
清末及民国初期,天坛砚的制作仍具相当规模。据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河南通志稿》记载:“天坛砚的主要制砚村庄有:西许、东许、大社、盘谷西庄、南庄、盘谷寺等处。这成为当时济源县内的第一工业。”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经济急速衰退,民不聊生,砚台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建国后,天坛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传统文房瑰宝的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天坛砚的生产。生产条件的改善,新技术的引进,新的砚石品种的发现以及制砚艺人与当代著名书画家的结合,使天坛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1972年建立了以生产天坛砚为主的济源县工艺美术厂,使天坛砚由分散的个体小生产变成集中的工业化大生产。厂里聘请了制砚老艺人和设计绘图人员,带徒传艺和设计创新,使古老的天坛砚获得了新生。
1973年,又在济源工艺美术厂的基础上扩建成专门生产天坛砚的中国天坛砚厂,使这一艺术珍品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
河南省济源市特产。
天坛砚产于河南省的济源市,所用砚材主要取自于济源王屋山天坛峰东侧的盘谷泉畔,所以叫做“天坛砚”,又名“盘谷砚”或“盘古砚”,俗称“盘砚”。
其石质细腻温润、坚而不脆、柔而不绵、钴而不刚、滑而不溜,色如琼瑶,声似木鱼。研磨墨汁发墨保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有“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泠,体之厚重,藏之完整”的美德。
天坛砚吸收了中国南北砚雕的精华,有江南的纤秀细腻,亦具北国的刚劲浑朴,集雕塑、绘画、书法诸艺术为一体,形成了“因石赋形、因材施艺、巧用俏色、细腻内秀”等独特的艺术风格。
天坛砚品种有“青斑”、“三彩”、“天兰”、“瓜籽”、“子母”等等。“青斑”石色青紫,石面呈现点点墨迹和金线玉带,人称“端石有眼,盘谷石有线”;“三彩”以红、黄、绿三色共生,多姿多彩:“天兰”洁净如玉,似雨后晴空,如蓝如洗;“瓜籽”、“子母”则以其砚面呈现奇丽的石珠,令人爱不释手。
已经被开采利用的主要品类有:青斑、天兰、红墩、猪肝红、柳芽黄、麦叶绿、水蓝、皮缎、紫泥、晴波、星辉、豆青、葡萄紫、豆绿、三彩、子母、瓜籽、玄珠、豹斑、红绿花、鳝鱼黄、玄青、云霞、鹦哥点、鱼籽、青泥、蕉白、金线、玉带等。
这些石品多以砚石的颜色和特征而命名。
以砚石颜色命名的有:天青、麦叶绿、柳芽黄、葡萄籽、豆绿等。
以砚石特征命名的有:瓜籽、玄珠、虎皮缎、三彩等。
这些砚石的称谓:一是道出砚石的主要特色,反映出与其它石品所区别的质地特点。二是多种石品共有特点不作为石品称谓,这样避免了石质特点与石品称谓的混乱。如“金线”、“玉带”、“墨迹”等石质特点没有作为石品名称。三是砚石品类命名与其储量、产量相联系。如其数量少不足以列类者均未列入石品。所以,石品名称是经过长期选择、评价、沿用所形成的。
济源市介于北纬34°54′—35°17′,东经112°02′—112°45′之间,处于黄河流域,为大陆性气候,地貌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基本单元构成,地形复杂,千沟万壑。
济源市地质的三大基本构造单元,在地质学上的分属是:西南部为河南地台褶皱的丘陵区;东部为渤海凹陷的平原区;西北部为山西地台边缘的高山区。王屋山位于太行山的西南端,太行山、王屋山的山脉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砚石坑位均在太行、王屋山高耸险峻的大山底部。
天坛砚石形成于距今6亿年左右的寒武系地质年代。寒武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中国寒武系全为海相沉积,海相沉积指海洋环境下,经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包括来自陆上的碎屑物,海洋生物骨骼和残骸,火山灰和宇宙尘等。
沉积过程中,许多矿物碎屑不但被磨圆,而且还会把碎屑按大小分开:粗大的被留在岸边、浅水、浪烈的地方;细小的悬浮水中,沉积于静水和深水处。因此,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矿物就按砾石砂一粉砂一粘土的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形成了不同岩层。
所以,矿物粒度粗细适中的天坛砚石的形成,是海水潮汐规律运动分选、沉积的结果,母岩的多样化使砚石具有十数种复杂的矿物成分。
同时由于海水深浅不同的运动差异和不同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使砚石又有了如云如雾、富于变化的纹理。而名贵的瓜籽石,是在海水饱和后鲕状矿物沉积而形成的。
天坛砚石主要是沉积岩,也有少量由沉积岩变化的变质岩,主要矿物粒度均在0.01—0.048毫米之间。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有:绢云母、石英、白云石、粘土等。砚石的碎屑砂粒很细,但又未磨圆,故利于发墨。
砚石的粘合胶结物主要是粘土,具有层理构造,其结构为鳞片结构,这些鳞片状矿物在压紧过程中平行排列而成,故有致密不透水等特点,这就是砚石保湿的主要原因。铁质等矿物虽数量不太大,但其作用却很重要,若砚石中含高价氧化铁,砚石则呈褐红、棕红等色;含绿泥石则为绿色;而含黄铁矿物则为黄色。
在大自然中,石材的种类不计其数,但能够用来制砚的石材却很有限,因为砚石独有的内在成分直接影响其发墨能力、保湿程度、硬度系数等。通过对天坛砚石多种砚矿的分析研究中看出,虽矿物成分各有不同,但其主要成分都有:绢云母、泥质物、白云石、石英、方解石,铁质、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
1973 年,建立济源县盘砚厂,是年生产砚台品种40多个,年产值11万元。
1974年,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12万元。
1986年,产砚台2203方,产值9万元。
2010年,济源生产天坛砚的厂家有十多家。
天坛砚(盘古砚)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济源市现辖行政区域。
取用于济源市区域范围内且符合砚石质量要求的泥质板岩。
开采时严禁使用爆破等破坏性开采方式,确保砚石结构不被破坏。
按石种、色泽及石品花纹分:青斑石、猪肝石、红墩石、柳芽黄、麦叶绿、天蓝石、子母石、瓜子石、三彩石等。
按砚石品相质量,分三个级别:
一级:石质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细腻致密,色泽佳丽,花纹特征丰富。
二级:石质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细腻致密,色泽较佳丽,花纹特征较明显。
三级:石质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细腻致密,色泽浅淡,花纹特征较少。
生产流程:选料→设计→雕刻→打磨。
雕刻:依据砚料形状、色泽和纹理特征,进行砚的设计、制坯和手工雕琢。
感官特色:颗粒度细小,质地缜密、细腻,石质佳丽温润,石品花纹丰富。
理化指标:肖氏硬度≥46;体积密度2.75克/立方厘米至2.83克/立方厘米;饱和吸水率0.03%至0.09%;发墨量≥6立方毫米/分钟。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天坛砚(盘古砚)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南省济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天坛砚(盘古砚)的检测机构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