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布格河东岸的公园里,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歌曲,男女老少跳舞嬉戏,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祥和。追逐的孩童、恋爱的男女、翩翩起舞的少年将这个小镇勾画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当人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中时,化妆成苏联军队的德国突击队发动了突袭。一声炮响撕裂宁静的小镇,坍塌的房屋和飞起的瓦砾夹杂着人们的尖叫声四散开来。慌乱中的母亲丢失了孩子,受惊的牲畜四下逃窜,战争就这么毫无征兆的降临了。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由于双方力量的悬殊以及武器的缺失,再加上迟迟没有增援部队出现,布列特斯的战士们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没有可能胜利的战役。但是他们面对德军的坦克毫无畏惧,用各种能称之为“武器”的东西进行抵抗,保卫家园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德国侵略者的进攻。
布列斯特要塞守备部队在外无援军,内无有效指挥的情况下,仅凭慌乱之后的自我组织,一支孤军独自对抗,让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战争进行到第30天,最初打响战斗的布列斯特守备部队仍在坚守,并一直向后方总部发出“这里是要塞,正在战斗”的讯息,直至战士全部阵亡。
角色 演员
加夫里洛夫 安德烈·马斯连基
Lieutenant Pochernikov 叶甫盖尼·塞格诺夫
福明 巴维尔·捷列连科
Petr Gavrilov Aleksandr Korshunovв
Koftun Yuri Anpilogov
Samvel Matevosyan Benik Arakelyan
Lieutenant Vinogradov Kirill Boltayev
Aleksandra Pochernikova Tatyana Kamina
Sashka Akimov Aleksei Kopashov
Nikolai Maksim Kostromykin
Major WPRA Anatoly Kot
Anya Kizhevatova Veronika Nikonova
Wainstein Mikhail Pavlik
Bobkov's wife Yuliya Polubinskaya
Andrey Akimov Aleksandr Saptsov
Nervous German soldier Andrey Senkin
加夫里洛夫
演员 安德烈·马斯连基
待战争突然爆发,士兵们还没有从袭击的慌乱中清醒时,他迅速判断,到达要塞的关键位置科布林堡垒东炮台,带领溃乱的士兵拿起武器,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就地布置防御。当德军开始向科布林要塞东门发起进攻时,加夫里洛夫少校命令苏军离开要塞、前出隐蔽,以便于尽量接近敌军并转入白刃战,抵消德军的火力优势。
阿基莫夫
演员 帕维尔·列维扬科
只会吹号角平时都未拿过枪的一个少年,在敌人来袭之时,却担当起“信鸽”的职责。穿越满是尸体的废墟,躲过敌人的密集围剿线,甚至离开奄奄一息的好友阿尼亚,因为他说“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有命令在身,我必须把命令带到”。
福明
演员 巴维尔·捷列连科
团委,为了救被德军作为肉盾的伤员,假意投降,等到接近人质后,用俄语高喊:“蹲下”,然后城楼上的红军狙击手将暴露出来的德军一举歼灭。面对敌众我寡物资匮乏的条件,率领战士们用信念和勇气坚守要塞30多天,为大部队赢取作战准备时间。
影片再现了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的全过程,视角和内容都相当丰富,除了以儿童主人公阿基莫夫的视角传串起整部戏之外,还同步以三位红军指挥员的视角分别讲述了要塞内三个据点的战况,不仅有凭险据守、与敌对射,还有要塞外同德军的野战肉搏,更有悲壮的突围,将战事的真实、激烈、血腥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导演亚历山大·科特巧妙的选取了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出现,更加丰富的细节故事使得影片“战争与人性”的主题更加突出,从而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兰州新闻网评) 。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战争片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那种隐藏的英雄情怀,但是《决战要塞》中并没有一位独当一面的英雄形象,反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少年号角兵。在战争中,“信鸽”一条线是代表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信仰和勇气,而“亲情”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线,代表着战争下被血洗的人民的伤与痛,血与泪。而正是这种战争的残酷与感情的悲痛对比,让小少年阿基莫夫升华为一种情怀,一个英雄。最真实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的真“枪”实“炮”,更是电影的故事。电影容易让观众产生要塞“易攻”的错觉,实际上,布列斯特一战历经一年之久(新浪网评)。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小说出版于1957年,是谢尔盖根据自己作为战地记者的亲身经历、并翻阅大量关于布列斯特战役的历史资料而著成,真实记录了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役。
为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制作方斥资4亿欧元,甚至请出了博物馆里曾在战争中服役的坦克和苏军的36毫米反坦克炮,以及Bf109战斗机和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来还原空袭、爆炸、枪战的真实场景。
上映日期
国家
发行时间(细节)
俄罗斯
2010年6月22日(莫斯科电影节上映)
白俄罗斯
2010年6月22日(布列斯特上映)
白俄罗斯
2010年11月4日
乌克兰
2010年11月4日
哈萨克斯坦
2010年11月4日
俄罗斯
2010年11月4日
中国
2012年3月16日
主创单位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Belarusfilm
Central Partnership[俄罗斯]
G2 Pictures
Belarusfilm
TRO
Kurt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