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当时还是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的郑律成和同学们刚刚参加完一个在延安举行的群众大会,在回校的路上,他看到散会的群众依然兴致勃勃,精神振奋,谈论着国家大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学生们英姿勃勃、步伐整齐,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激发了郑律成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他鼓动身旁的文学系同学莫耶给他写首歌词,同样心潮澎湃的莫耶当即拿出纸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一首名为《歌颂延安》的歌词。拿到歌词的郑律成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后,他完成了《歌颂延安》的谱曲。随后,由郑律成在延安礼堂表演了该曲,表演过后,中国共产党文化宣传团找到了莫耶与郑律成,希望他们将《歌颂延安》改名为《延安颂》,两人应允。
2005年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延安颂》 获奖
2009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100首推荐的爱国歌曲 获奖
《延安颂》的曲调气势恢弘,委婉流畅,它将抒情性与战斗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首尾与中间乐段对比的不同风格,也可以看作是带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歌曲的开头曲调优美抒情,在妩媚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同前后抒情性的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者又同具雄健豪迈的气势,使得全曲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全曲情感的爆发点是在“啊,延安”这一句上行大六度的大跳上,倾注了曲作者对革命圣地的无比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歌曲结尾时的“灿烂辉煌”一句,上行的四度大跳使歌曲达到最高潮,给听众的心灵以强烈震撼,使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