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风景名胜区在地域上的分布具有连续性条带状的特点,200里沿江风光带以左江古崖壁画为主体;500里公路沿线山水田园带以穿行于石灰岩峰丛、峰林洼地、河谷之间的风光为内容;100里南疆边关风光带以凭祥友谊关、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观为重点。
明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全长172公里,流到宁明县城,注入左江就不远了。明江之水流出宁明城数里,风光大异,奇峰排列、峭壁临江,一会挡拦弯曲江水的去路,一会弯成90度角,诱导江水向右回流。从珠山到花山,仅有10多公里水程,江水就弯了9道弯。每转一道弯,江水都被峭壁拦截去路,令人感到“山重水复无流处,船到崖壁又一川。”这是明江江水之妙!左江呢?江流的妙处,依然是“弯”,所不同的,左江的水弯多呈“S”形流向,行船徐进,崖壁、山峰连绵不绝。山峰特别有个性,雄浑庄重。也有地壳运动留下的“折叠”状的。明江和左江的江水之妙,崖壁之奇,为世人涂抹上一层神秘色彩。山崖壁画更是千古之谜。
清代黄定宜曾对两壁画进行过调查。他在《考辨随笔》中记载:“沿溪三十六峰,皆山岸壁画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进行多次考察证实明江、左江的山崖上有大壁画64处,其中花山临江的一幅画面全长约200米,高约40米,有各种人物图像3100余幅。人像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这些崖壁画,或三五为组,或千百为群,多画在下临深渊、上难攀援的河道拐弯绝壁之上。并有各种鸟兽和圆形图案。全部画像是用赭红色单线色勒,线条粗犷,形象传神。古人是怎样上去作画的,令人费解。
花山崖壁画的创作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了。壁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有说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庆祝征战的胜利,有说是骆越人庆祝丰收,有说是古人祭祀水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