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强烈震感。8月29日9时许,云南盐津县、大关县境内再次发生4.7级强余震。
国家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局的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省地震局的专家说,此次地震与“7·22”地震相隔34天,一是比“7·22”地震震源更浅,只有7.6公里,波及面更广,灾区山高谷深,地质结构复杂,破坏力更强;二是此次地震微观震中向北移动4公里,使受灾面积比前次更广;三是房屋抗震能力弱,灾害损失很大;四是灾害叠加,余震不断,导致灾情加剧,恢复重建工作十分艰巨。
中国地震局陈虹副司长说,此次地震震级虽然不大,但由于2次灾害叠加,给灾害评估带来很大难度。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今后的恢复重建中要考虑防震因素,对有安全隐患的湖泊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8月29日9时许,云南盐津县、大关县境内再次发生4.7级强余震。
强余震造成盐津县1人重伤,5人轻伤,落雁乡一所小学受损,学生已全部搬出教室;大关县2人重伤,8人轻伤,全县房屋倒塌352间,县委、县人大、县公安局、县水利局等办公大楼出现开裂。
记者在盐津县城感到地震持续5秒左右,震感强烈,房屋左右摇晃,记者居住的宾馆房屋出现一条2到3米的横裂纹。
赶赴盐津组织抢险救灾的云南省地震局官员李世林介绍,从25日地震发生以来,盐津地区发生了近百次级别不等的余震,这次4.7级余震使很多危房倒塌,加重了受灾损失,所幸没有出现人员死亡。灾区近几天内还可能发生较强余震。
7月22日、8月25日,云南盐津县、大关县境内相继发生两次5级以上地震,共造成2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大批房屋和基础设施受不同程度损坏,导致3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人民币。
“7·22”地震使永善,大关,盐津,奚江以及四川,雷波等县30多个乡镇的房屋建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大量山体崩滑阻塞江河,毁坏房屋良田,压死人畜。此次地震共死亡1423人,伤2000余人,倒塌房屋达28000余间,交通阻塞20余天,破坏水利500余顷,耕地4万亩。极震区内木结构房屋的木构架无破坏,而土、石墙多倒塌,土搁梁房和毛石砌筑石搁梁房,大多数坍塌或倒平。地震还造成山坡崩滑与地裂缝,毁坏道路,农田、水渠、埋没村舍。最大规模滑坡的前缘冲抵小河对岸,形成高约30米的堤坝,堵水成湖。是云南省较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9月7日11时19分、12时16分,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彝良县接连发生5.7级、5.6级地震。邻近的昭通市大关县因此次地震灾害造成全县9个乡镇受灾,其中受灾较严重6个乡镇,全县受灾人口20万人,全县受伤10人,其中重伤4人,全县倒塌房屋11436户25808间,其中倒塌1836户3908间,严重受损3600户8900间,一般受损6000户13000间,全县基础设施等严重受损,全县直接经济损失70088余万元。受灾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9月7日地震灾害造成大关县玉碗镇2人受伤,1人轻伤1人重伤,全镇水电路等公共设施严重受损,导致全镇5个村105个村民小组2971户11222人,房屋5670间受损,各类灾害造成经济损失4189.64万元,。
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玉碗镇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抗震救灾工作: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9.07”抗震救灾指挥部,5个村也分别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小组,确保了工作有序推进。
大关县连续遭受两次地震灾害,造成9个乡镇受灾,其中与彝良相邻的6个乡镇受灾严重,造成20余万人受灾,10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全县倒损民房共35327户90105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1.19亿元。
首要任务:抢救受灾群众生命
地震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并按照中央、省、市领导批示和指示精神,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Ⅲ级响应,随着灾情加重升级为Ⅰ级响应。县、乡、村干部职工迅速深入灾区入户搜救受伤人员,经地毯式搜索,发现受伤10名群众,其中重伤4名,第一时间内组织救护车辆将受伤人员妥善转移至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4名重伤员有1人出院,其余3人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伤情稳定;6名轻伤员除有1人在天星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外,其余5人已出院。
当务之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县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安排2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随着灾情加剧增至300余万元,并立即拨付到乡镇,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紧急调运救灾粮食10万公斤,全部发放到灾区集中安置点。及时派出20余辆车运输救灾物资,运送活动板床681张、棉被2094床、帐篷709顶、衣服2020套。在重灾区设置转移安置点36个,搭建帐篷493顶,转移安置27000余人,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救治。
应急重点:防范次生灾害
大关县地理条件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群众居住分散,灾后次生灾害隐患突出,指挥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和干部群众全面排查次生灾害隐患,及时排除危房600余户,清除道路交通危石隐患337处,排除学校隐患100余处,对暂不能排除的25处地灾隐患点内的群众转移出危险区,并落实了监测人员和警示标牌,严防次生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地震灾害发生后,大关县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县长王宏深入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立即启动抗震救灾3级应急预案,紧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指挥部下设查灾核灾、民政救急、道路保通、医疗救助、宣传报道、维护社会稳定等9个工作组,深入扎实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大关县四套班子领导任组长的9个查灾核灾工作组,率领县直部门深入各乡镇、各挂钩村认真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对房屋、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供电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卫生部门及时到灾区帮助灾区安置点群众集中消毒。救援组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安置,切实做好救灾物资的发放,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
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及时对各乡镇受损基础设施进行了抢修和维护,全力做好道路、水利、电力和通信保通工作。国土资源、经贸科技、教育等部门认真做好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学校、医院、加油站等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和学生上学等问题。大关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八是人武部、武警中队和民兵应急分队随时待命,充分做好抗灾救灾准备,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能战斗,受灾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截止9月8日,10名受伤人员已分别送至县乡医疗机构救治;全县县直部门干部260余人、镇村干部320余人入驻村组一线,安排应急帐篷320顶、活动板床300张、棉被1000床、衣服1000套,发放救灾粮食10万斤,落实县乡应急避灾场所,保障避灾场所用水、用电。
10月16日下午,市政府召开盐津、大关地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锁飞就地震灾区倒损民房复核检查和抗震救灾应急资金审计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强调各级部门要突出重点,明确要求,确保检查和审计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锁飞指出,为有序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三次现场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门协作,责任落实,完成了盐津、大关两县地震灾区倒损民房的复核工作和地震救灾应急和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初审工作,并启动了部分重灾户的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0月11日,盐津县已预拨民房恢复重建款294万元,启动重建户2382户,完成基脚户1243户,完成墙体户360户,已竣工户19户;大关县已预拨民房恢复重建款70万元,启动重建户1341户,完成基脚户826户,完成墙体户28户。
中新社昆明5月4日电(记者史广林)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郦永刚关于“云南未来可能发生震度8级的强震”一说引发云南当地民众极大关注。4日,云南省地震局研究员张建国表示,如果没有时间、地点、强度的话,预测则无任何意义。大地震发生有规律可循,科学防御是抵抗震害最有效的方法。
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因处在当今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边缘,是地壳运动剧烈的地区。
“大致从5000万年前以来一直地震频繁。”张建国说,但7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把云南历史上发生的所有7级以上地震标在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沿着断裂带在分布,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生大地震。”
云南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吴国华介绍,专业上将历史上发生过6-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叫做地震带(区),云南强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小江地震带、中甸-大理地震带、澜沧-耿马地震带、永善-大关地震带、通海-石屏地震带、思茅-普洱地震区、腾冲-龙陵地震区。
据1900年以来100多年资料统计分析,云南平均一年3次5级地震,3年两次6级地震,8-10年一次7级地震,4级地震更是平均每月都有。云南6.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存在一个时间段相对密集,而另一个时间段又相对较少的现象。自1996年丽江7级地震以来,云南境内还没发生过6.7级以上强震。
针对预测地震,张建国认为更应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他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抗震设防做不好,即使预报准了,应急准备做不好,预报亦无意义。”
张建国称,“云南省有39.4万平方公里,4600万人口。这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和庞大的人群,同时,云南特殊的地貌环境,又决定了仅占全省国土面积6%的坝区盆地,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城市和一半以上人口,其80%受活动断裂控制。客观上云南地震多发,只有认真按照国家每10年颁布的设防标准做好防御和应急准备工作,才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良策。”
正因为多震,云南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其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也一直在不断完善。近年来,该省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工程、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安工程、减隔震技术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工程、防灾应急3小工程技术等多项措施,深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有效减少了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2007年云南全面启动为期10年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截至2012年底,云南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共完成164.3万户,防御效果明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7月9日姚安6.0级地震、2011年3月10日德宏盈江5.8级地震,给昭通、楚雄、德宏部分县市的民房造成很大损失。但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农户,没有出现倒房伤人的现象。
张建国表示,地震是自然现象,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不断加强城乡抗震水平、提高民众抗震避险能力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