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虎纹捕鸟蛛

虎纹捕鸟蛛,属于节肢动物门,是一种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剧毒稀有动物,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虎纹捕鸟蛛的体长约50.00毫米,是变温动物,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但耐干旱能力较差,在无食有水时可存活72一97天。虎纹捕鸟蛛对不同猎物都有杀伤性,其毒液可阻断动物的呼吸,短时间内导致猎物窒息死亡。
目录
虎纹捕鸟蛛介绍

生长与分布

虎纹捕鸟蛛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等地区。

形态及特征

雌蛛

雌成蛛体长50.00毫米,腹部26.00毫米×15.00毫米;8眼集于一丘,前眼列前曲,后眼列近直线排列,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间距与前中眼直径之比7:8,后中眼间距与后中眼直径之比25:8。整个身体被浓密的黑褐色绒毛或长毛,头胸部黑褐色,颈沟和放射沟明显,中窝横向,螯肢内齿堤具18齿和许多小齿,外齿堤无齿,触肢基节前侧和螯基外侧生有许多等长的羽状毛,胸板长大于宽,可见胸斑一对,触肢基节和下唇上生有颗粒状突起,跗节3爪,上爪下有2栉齿,下爪无齿,触肢和步足附节背面有许多颗粒状毛,各步足跗节和后跗节有毛丛,足式为1,4,2,3。腹部背面灰黑褐色,有5条黄色矢状纹,两侧颜色稍淡,前纺器一节,间距小于其直径,后纺器梢节较长。

雄蛛

雄成蛛的形态特征雄蛛体长44.00毫米。其头胸部为22.00×19.00毫米;腹部为22.00×14.00毫米。背甲黑褐色,头区及胸区周缘密布黄褐色长毛。8眼位于一扁椭圆形丘上,眼的排列及各眼大小比例与雌蛛相同。中窝弧形凹陷、前曲,中窝至头区前缘微倾斜,胸甲赤黑褐色、枣形,长大于宽,四周布满绒毛,胸斑一对。螯肢内外侧扁,外侧微隆起,内面凹扁,腹侧缘有金褐色粗刚毛组成浓厚的毛丛,外齿堤无齿,内齿堤16枚,其中近螯爪的一端4齿较大,外侧被短毛,其间有短棘3丛,为发声器的另一组成部分,此棘与螯肢外侧小棘相对磨擦成声,共同组成发声器,步足黑褐色,粗壮而长,多毛。后跗节的大半部分和跗节的整个腹面有天鹅绒似的毛丛。爪稍弯曲,爪下有爪垫。腹部黑褐色,长卵圆形,被浓密金褐色毛,其黑色斑纹与雌蛛同,呈虎纹。前纺器小,呈小锥状,后纺器大,鞭状,由腹侧绕腹部末端弯向背侧。触肢跗节密布金褐色刚毛和绒毛。从外侧看,跗节远端隆起,被浓毛。但从内侧看,此端中央凹陷,形成一环状圆圈,上生浓密的毛。生殖球赤色(生活时更加鲜红),圆球形,插入器粗而稍扁,沿中轴方向纵凹,呈长匙状。

生活习性

虎纹捕鸟蛛是变温动物,且具负趋光性,在长沙地区5月一8月为虎纹捕鸟蛛进行繁殖和卵的胚胎发育时期,5月中旬一7月期间为虎纹捕鸟蛛求偶和交配的最佳时期。在常温下活动节律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当温度在22一25℃之间(±2℃)时其活动最为频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活动,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很少有虎纹捕鸟蛛出洞活动(20一30℃为适宜温度)。

虎纹捕鸟蛛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耐干旱能力较差,远不及斑管巢蛛和其它蜘蛛。成蛛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只能存活6一11天,而在无食有水时可存活72一97天,说明水是影响其生存主要因素之一。

雌蛛有护卵的习性。母蛛通常是用鳌肢或触肢持卵袋置于胸板下,前2足抱住卵袋两侧。遇外界干扰时,母蛛立刻高高举起第1对步足,竖立触肢,迅速扑击干扰物,但其第4对步足始终搭在卵袋上。若将卵袋移动,母蛛会紧追不舍,用赘肢钳住卵袋不放。母蛛用鳌肢,第1对步足及触肢轻轻抬起卵袋,然后翻转卵袋。虎纹捕鸟蛛有食卵行为,如果卵袋破裂,母蛛往往会将其内的卵吃掉。

饲养方法

棚养法

在野外用钢管和塑料窗纱围成规格为6×10m的网棚,窗纱下边入土20cm,条件较好的,可用水泥、瓷砖砌成50cm高的基脚,并固定窗纱的下缘,以防蜘蛛逃逸,棚内地貌和植被均模拟蜘蛛原产地生境,即选择灌木、植被丰富的30°左右的斜坡并按蛛体大小设洞穴若干,洞内朝外一方用木板遮掩,以便揭盖观察。分别将若蛛和成蛛投入洞穴内。另设饮水器和投饵盘数个,每周投饵、放水2次,以观察虎纹捕鸟蛛能否在长沙地区自然条件下正常生活。

笼养法

室外置10个规格为120×70×80cm的钢架窗纱网笼箱,箱内用30cm厚的红色粘土,筑成30°的斜坡,按上法模拟原产地生境,设置洞穴2个,分别投入雌、雄成蛛一对,用于观察蜘蛛捕食和繁殖行为等。

池养法

室内建30个规格为78×52×46cm的养殖池,分别在每个池中用红色粘土按上法设置洞穴一个,为保持土壤及空气湿度,池内移植苔鲜植物,用于观察蜘蛛生长发育、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缸养法

置规格为28×17×25cm的玻璃缸,或用家用的塑料提桶,分别在每个缸底或桶底先铺一层5cm厚的红色粘土层,并筑一大约30°的斜坡,坡高约10cm,沿缸(或桶)壁筑一个圆形洞穴,单蛛饲养,缸(或桶)中亦移植苔藓植物,并设饮水器、投饵盘各一,用于观察若蛛的生长发育和行为。

价值及其他

虎纹捕鸟蛛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云南、广西一带发现的一个蜘蛛新种,因个头最大产毒最多被誉为蜘蛛家族中的“世界毒王”,其蛛毒中分离鉴定出有很强的活性虎纹镇痛肽HWAP一I,有望开发成一种新型镇痛药物。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蜘蛛毒素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对个体大、单蛛产毒量高(1ml/次)的虎纹捕鸟蛛毒素研究更具魅力,但由于蛛源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其研究进程,而开展引种驯化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且是蛛毒出口赚取外汇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我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自1994年以来,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及其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虎纹捕鸟蛛相关榜单
中国十大毒蜘蛛 国内毒性最强的蜘蛛 中国毒蜘蛛排行榜
中国十大毒蜘蛛名单如下:虎纹捕鸟蛛、黑寡妇蜘蛛、穴居狼蛛、海南捕鸟蛛、敬钊缨毛蛛、上户蜘蛛、白额巨蟹蛛、棒络新妇蛛、中华狼蛛、沟纹硬皮地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中国十大毒蜘蛛 国内毒性最强的蜘蛛 中国毒蜘蛛排行榜
中国十大毒蜘蛛名单如下:虎纹捕鸟蛛、黑寡妇蜘蛛、穴居狼蛛、海南捕鸟蛛、敬钊缨毛蛛、上户蜘蛛、白额巨蟹蛛、棒络新妇蛛、中华狼蛛、沟纹硬皮地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剧毒蜘蛛 全球毒性最强蜘蛛盘点 第一名可在1小时内毒杀成年男子
世界十大最毒蜘蛛名单如下:漏斗蜘蛛、巴西漫游蜘蛛、六眼沙蜘蛛、鼠蛛、棕色遁蛛、黑寡妇蜘蛛、红背蜘蛛、黄囊蛛、印度华丽雨林蛛、敬钊缨毛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蜘蛛
  • 蚂蚁
  • 蝎子
  • 蜈蚣
  • 蜗牛
  • 蟋蟀
  • 蝴蝶
  • 蜻蜓
  • 蜂类
  • 昆虫节肢
  • 节肢动物
  • 哺乳动物
  • 爬行动物
  • 海洋动物
  • 鱼类动物
  • 鸟类动物
  • 宠物
  • 动物
  • 动物之最
  • 狗狗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最毒蜘蛛
  • 中国十大毒蜘蛛
  • 世界十大最干净讲卫生的狗狗
  • 世界十大最漂亮的鸟类
  • 世界十大最好的狩猎犬
  • 十大好养的观赏蟹种类
  • 世界十大螃蟹品种
  • 世界十大适合上班族养的狗
  • 十大小型兔品种
  • 世界十大名犬
  • 十大不会咬人的宠物
  • 世界上体型最小的十种猫
  • 世界上最多牙齿的动物前十排名
  •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十大狗狗
  • 世界十大富豪明星爱养犬种
  • 热门词条
  • 1
    笑脸蜘蛛
  • 2
    棕色遁蛛
  • 3
    白额巨蟹蛛
  • 4
    穴居狼蛛
  • 5
    孔雀蜘蛛
  • 6
    印度华丽雨林蛛
  • 7
    黑寡妇蜘蛛
  • 8
    红蜘蛛
  • 9
    棒络新妇蛛
  • 10
    红玫瑰蜘蛛
  • 11
    中华狼蛛
  • 12
    虎纹捕鸟蛛
  • 13
    敬钊缨毛蛛
  • 14
    上户蜘蛛
  • 15
    鼠蛛
  • 16
    秋麒麟蟹蛛
  • 17
    潜水钟蜘蛛
  • 18
    漏斗蜘蛛
  • 19
    红玫瑰宠物蜘蛛
  • 20
    黄囊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