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汾市隰县,公园内发现地质遗迹48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10处,黄土地貌景观38处。
公园内的国家级地质遗迹——午城黄土(午城组)是1962年由“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和张宗祜院士发现并命名的,是我国第四纪地层中下更新统的重要剖面。刘东生和张宗祜研究认为,午城柳树沟剖面层位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黄河中游黄土地层的标准剖面,具有全国对比意义。
公园内的重要地质遗迹(午城柳树沟午城组层型剖面、三趾马化石、多旋回的黄土-古土壤层)是研究第四系黄土成因,古生物、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的天然场所。此外,公园内黄土地貌类型齐全且独具特色,其彩色黄土地貌景观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典型性,极具美学价值,凸显着黄土高原独特的魅力。
山西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一直被国际学术界称誉为第四纪地质学的“金钉子”,那里的黄土剖面,保存着青藏高原急剧隆升后漫长岁月中沉积的黄土与古土壤交叠的层状结构交叠达17层之多。它们反映出古代气候冷暖干湿的多次旋回,成为解开古气候环境秘密的一把钥匙。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让人惊叹。园区内的黄土在长时间被风雨侵蚀后,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它们壮丽雄浑、神秘瑰丽,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西欧城堡;也有似哥特式尖顶教堂;更有像巍立的古塔;还有的似骆驼飞禽。那一层层黄土,记载的是悠久岁月,在隰县这块土地的深厚积淀。
山西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属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管辖。公园分两个园区,北部为陡坡园区,园区位于陡坡乡和龙泉镇辖区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28.50″-111°05′38.66″,北纬36°40′02.87″-36°46′01.05″。南部为午城园区,位于午城镇辖区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52.94″-110°53′04.58″,北纬36°28′03.37″-36°29′36.59″。
2020年1月19日,入选“2019年度第二批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结果公示名单”(公示期为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1月25日),拟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单位。
2020年3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意山西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