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今山西阳曲人,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后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711年郭元振成为宰相,开元元年再次拜相,并辅助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不久,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目录
郭元振介绍

人物简介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

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授主客郎中。武周大足元年(701年),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唐中宗时期,因反对引入吐蕃军队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险遭陷害。景云元年(710年),入为太仆卿。次年,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封馆陶县开国男,成为宰相。先天二年(713年),再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封代国公,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参加唐玄宗骊山讲武,犯军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

唐开元元年(713年),受特赦,迁饶州司马,抑郁而终,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少保。

主要经历

早期事迹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至少到长寿二年(693年)为止,郭元振还在通泉县任上。

后来,武周皇帝武则天得知此事,将郭元振召入京城,准备将他治罪,却在与他交谈之后,发现他才华横溢,便索要他的文章。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宝剑篇》呈上,武则天大加赞赏,让学士李峤等人进行传阅,并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后又进封奉宸监丞。

离间吐蕃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吐蕃请和,武则天命郭元振出使吐蕃。吐蕃大将论钦陵要求武周撤去安西四镇的守军,并求取十姓突厥之地。郭元振道:“安西四镇、十姓突厥与吐蕃是不同民族,请撤朝廷守军,难道不是有兼并的打算吗?”论钦陵道:“吐蕃如果贪求土地,想成为中原的边祸,则会东侵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怎会谋利于万里之外呢!”于是,论钦陵派遣使者随郭元振入朝提出上述请求。

当时,朝廷对此犹豫不决。郭元振上奏道:“论钦陵要求罢兵割地,这是利害的关键,确实不应轻易作出决定。如果直接拒绝他,肯定会招致很深的边患。四镇的利益距离我们很远,但是甘州、凉州的受害离我们很近,不可不慎重考虑。应当用计策拖延时间,使他和好的希望未断绝就好了。那四镇、十姓,吐蕃是很想得到的,而青海、吐谷浑也是国家的要地。我们不如答复:‘四镇、十姓之地,本来对中原没有什么用处,之所以派兵戍守,是想安定抚慰西域,分散吐蕃的军力,使吐蕃不能全力东侵。如果吐蕃无东侵的打算,就应当归还我吐谷浑各部及青海故地,而西突厥五俟斤部也应当归还吐蕃’。这样便足以堵住论钦陵的嘴,而且也未与他断绝关系。如果论钦陵稍有违背,则是他无理在先。而且四镇、十姓诚恳归附已久,如果不考察他们的向背、事情的利害,就远远地抛弃他们,恐怕要使各国伤心,不是控制四夷的良策。”武则天听后,同意了他的建议。

郭元振又道:“吐蕃百姓为徭役和兵役所苦,早就愿意与我们和好;只有论钦陵图统兵专制的私利,不想归附。如果我们每年都派去表示和好的使者,而论钦陵常不从命,则吐蕃百姓对论钦陵的怨恨就会日益加深,盼望得到国家的恩惠就会日甚一日,他要想大规模动员他的百姓,肯定就困难了。这也是逐渐离间的办法,可以使他们上下猜疑,祸乱从内部产生。”武则天深表赞同。

后来,吐蕃君臣果然相互猜忌。圣历二年(699年),吐蕃内乱,论钦陵被诛杀,其弟赞婆率部降周。武则天闻讯后,命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兵前往迎接。

久视元年(700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入寇凉州,被凉州都督唐休璟击退。郭元振也因参与军机,被封为主客郎中。

治理凉州

大足元年(701年),吐蕃与后突厥联合进犯凉州,正在洛城门举办宴会的武则天听闻此事后立即罢乐,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调集秦中大将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郭元振到凉州后,吐蕃向来听说他的威名,表示:“我们吐蕃赞普都怕他,我们有怎么能打过他呢?”于是相继撤兵离去。郭元振因为凉州西抵吐蕃,北有后突厥,久示其弱,未扬天威,于是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分十道齐进,过青海,抵达吐蕃赞普牙帐(逻些城·布达拉宫)。吐蕃赞普屈膝请和,献马三千匹,黄金三万斤,牛羊不可胜数。郭元振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班师回朝。降伏西戎后,威望震慑北狄。后突厥便献马二千匹,并将俘获的凉州人士都放回边塞。从此藩镇肃清,蕃国敬畏仰慕,令行禁止,道不拾遗,凡是这里的典范,都被后世效法。河西陇右十多个地方为他建立祠堂,立碑颂德,阎立均等人为其撰文。

当初,凉州南北不过四百多里,突厥、吐蕃常来侵扰,凉州军民深以为苦。郭元振到任后,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边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郭元振又让甘州刺史李汉通实行屯田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此前,凉州地区的谷子每斛高达数千钱,而屯田后,一匹细绢就可以换到数十斛粮,积存的军粮可供数十年之用。

郭元振擅长安抚、统治百姓,在凉州任职的五年中,深受当地各族百姓敬仰,并且法令严正,军纪严明,使得治下牛羊遍野,路不拾遗。

都护安西

神龙二年(706年),郭元振改任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都护。

后来,突骑施首领乌质勒部落强盛,表示愿意与唐朝通和,郭元振便到突骑施牙帐商议军事事宜。当时,天降大雪,郭元振立于帐外,与乌质勒会谈。大雪愈积愈厚,郭元振足不移地,而乌质勒因年老体弱,不耐严寒,会谈结束后竟被冻死。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父亲,打算率兵袭击唐军。副使御史中丞解琬闻讯,劝郭元振连夜逃走。郭元振道:“我以诚心对待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怀疑和害怕的呢!再说我们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就算是想逃走,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次日,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往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非常悲伤,并留下帮助料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诚意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不久,朝廷任命郭元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景龙二年(708年),娑葛与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多次发生冲突。阙啜忠节由于兵少将微,逐渐不敌。郭元振遂奏请将阙啜忠节召入京师宿卫,将其部落迁徙到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一带。阙啜忠节率部东撤,在播仙城(今新疆且末西南)与唐朝西域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相遇。周以悌劝他不要入朝,贿赂宰相宗楚客、纪处讷,联合安西军与吐蕃军共击娑葛,并求册阿史那献为可汗,以招抚突厥十姓人马,这样既能报娑葛相欺之仇,又可以保住对部落的控制,胜于入朝受制于人。阙啜忠节深以为然,便率军攻陷于阗坎城,并遣使厚贿宗楚客、纪处讷。

郭元振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上疏,极力劝阻,并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如果将吐蕃引入西域,会引发安西四镇的危机,同时认为阙啜忠节所求立的阿史那献同阿史那元庆、阿史那斛瑟罗一样,都无过人之才。但是,朝廷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不久,朝廷派御史中丞冯嘉宾持节安抚阙啜忠节,侍御史吕守素处理四镇事务,任命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统领甘州、凉州兵马,联合吐蕃一起进击娑葛。

娑葛的使者娑腊此时正在长安,闻讯后立即赶回,通报娑葛。娑葛大怒,发动四路兵马,分别攻打安西、拨换(今新疆阿克苏)、焉耆、疏勒。

由于娑葛兵势甚盛,郭元振屯兵疏勒,设栅于疏勒赤河(今克孜勒河)河口,不敢出击。娑葛趁阙啜忠节迎接冯嘉宾时,派兵偷袭,生擒阙啜忠节,杀死冯嘉宾。

不久,吕守素、牛师奖先后遇害。娑葛乘胜攻陷安西,断绝四镇之路。

宗楚客又奏请以周以悌为安西大都护,征召郭元振入朝,并册封阿史那献为西突厥十姓可汗,派军进驻焉耆,讨伐娑葛。娑葛写信给郭元振道:“我与汉人本来没有矛盾,只是与阙啜忠节有仇。但是宗尚书接受阙啜忠节的贿赂,毫无道理地想发兵攻破我的部落,并且冯中丞和牛都护相继率军而来,我又岂能坐以待毙!我听说阿史那献也将来到此地,他的到来只会使安西四镇冲突增多,恐怕今后难以有安宁的日子好过。请您看着怎么解决吧。”

郭元振便将娑葛的信呈给唐中宗。宗楚客大怒,奏称郭元振有不臣之心,征他入朝,准备治罪。郭元振派儿子郭鸿走小路将实际情况向唐中宗一一奏明,请求留在西域稳定局势,不敢返回朝中。

不久,周以悌被流放白州(今广西博白),唐中宗再次任命郭元振为安西大都护,下诏赦免娑葛的罪行,并册立为十四姓可汗。

担任宰相

景云元年(710年),宗楚客等人在政变中被杀,唐睿宗继位,郭元振被征拜为太仆卿,加银青光禄大夫。

郭元振离任时,安西各部落的酋长有的甚至划破脸面、痛哭相送。刚刚行到玉门关,离凉州还有八百里时,凉州百姓就已经准备好壶浆欢迎。

景云二年(711年),郭元振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接替宋璟出任吏部尚书。不久,郭元振又改任兵部尚书,封馆陶县男。同年冬,郭元振与韦安石、张说被罢去相位。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继位,郭元振出任朔方军大总管,修筑丰安(今宁夏中卫西)、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南),使戍守军队得以有屯驻之所。

先天二年(713年),郭元振以兵部尚书之职再次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年七月,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郭元振亲自率兵“保护”太上皇唐睿宗,在中书省宿卫十四夜,因功进封代国公,不久加官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

后来,郭元振出朝任职朔方军大总管,防备突厥。

抑郁而终

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举行军演,并亲自擂鼓。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乱了军演。唐玄宗见军容不整,非常生气,命人将郭元振立即斩首。刘幽求、张说劝谏道:“郭元振立过大功,即便犯了重罪,也应当予以宽恕。”唐玄宗便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

不久后,唐玄宗念及郭元振昔日功劳,在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受尊号时专门特赦郭元振,起复他为饶州(今江西鄱阳)司马。郭元振遭此挫折,心情抑郁,在赴任途中病逝,终年五十八岁。

开元十年(722年),朝廷追赠郭元振为太子少保。

主要作品

郭元振著有文集二十卷(或二十二卷),《定远安边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谏书》一卷。

《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五篇:《劾赵彦昭韦嗣立韦安石奏》、《论去四镇兵疏》、《离间钦陵疏》、《论阙啜忠节疏》、《上安置降吐谷浑状》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3首:《古剑篇》(宝剑篇)、《塞上》、《寄刘校书》、《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春江曲》、《王昭君三首》、《子夜四时歌六首》、《二月乐游诗》、《十月乐游诗》、《萤》、《蛩》、《云》、《野井》、《米囊花》、《惜花》、《莲花》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郭元振守边多年,虽无显赫武功,以建设、安抚见长,故能“克致隆平”,“安远定边”。他“武纬文经”,以诚信对待边疆少数民族,因而深得他们的爱戴,能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突厥、吐蕃之兵,这就是所谓的“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了。此等边将,对于保持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历代评价

唐睿宗李旦:元振正直齐于宋璟,政理逾于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

唐玄宗李隆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伟材生代,宏量镇时。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

张说: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检,及登朝受任,屡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贞节。言行忠正,居取俭约,饬体杂于皇王,致君期于尧舜。公务之暇,手不释卷,虽子弟家人,未尝见其喜怒。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语人,故朝廷莫知也。

刘肃:郭元振、薛讷、李适之等,咸以立功边陲,入参钧轴。

杜牧:郭代公元振,亦进士也,镇凉州仅十五年,北却突厥,西走吐蕃,制地一万里,握兵三十万。武氏惕息,不敢移唐社稷。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

刘昫:郭代公、张燕公解逢掖而登将坛,驱貔虎之师,断獯戎之臂,暨居衡轴,克致隆平,可谓武纬文经,惟申与甫而已。

欧阳修:①元振虽少雄迈,及贵,居处乃俭约,手不置书,人莫见其喜愠。建宅宣阳里,未尝一至诸院厩。自朝还,对亲欣欣,退就室,俨如也。②元振功显节完,一跌未复,世恨其蚤殁云。

张预:孙子曰:“智者必杂于利害。”元振请不罢四镇兵。又曰:“亲而离之。”元振间吐蕃而诛钦陵。又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元振置和戎、白亭二城,而虏不得近凉州是也。

陈元靓:文武兼任,缔系唐室。拔自儒官,显提戎律。承祖周教,洞孙吴术。西土底宁,功庸奚匹。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其他信息

轶事典故

乐于接济

郭元振十六岁时在太学读书,家中给他送来四十万钱。这时,有一个穿着丧服的人到他门前请求救济,并称:“我祖宗五代都没有安葬,希望您能接济我,让我能够办理丧事。”郭元振听后,也不问他姓名,就把家中寄来的钱全部给了他,没有丝毫吝惜之色。

牵线得妻

郭元振年轻时相貌俊美,多才多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女婿,但他有五个女儿,难分高下,不知选谁是好,于是让五女各持丝线,在帐幔前让郭元振任意牵取,牵走的就是许配给他,郭元振牵了一根红线,结果是张嘉贞第三女,郭元振就娶她为妻。后人虽指出此故事不足取信,但“牵红线”这一说法就是从这儿来的。

屠猪救女

唐代传奇小说集《玄怪录》中,有一篇《郭代公》,讲述郭元振解救民间少女,杀死猪妖的故事。

后世地位

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郭元振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十四位凌烟阁功臣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唐建中元年(780年),郭元振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

唐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择取功臣三十七人,将他们的画像挂在凌烟阁,郭元振名列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郭元振。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郭元振亦位列其中。

亲属成员

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昌乐郭氏支族)。太原郭氏为隋唐华山以东中原八大姓族之一。

父亲:郭爱,济州刺史。

妻子:不详。

妾室:薛瑶,新罗贵族薛承冲之女。

儿子:郭鸿。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四十七》。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

公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阳曲人也。大父任相州汤阴令,因居于魏。公少倜傥,廓落有大志,仪观雄杰,身长七尺,美须髯。十六入太学,与薛稷、赵彦昭同业。时有家仆至,寄钱四百千以为学粮,忽有一人,缞服叩门云:“五世未葬,棺柩各在一方,今欲齐举大事,苦乏资用。闻君家信至,颇能相济否?”不问姓名,以车载去,一无所留,深为赵、薛所诮。公怡然曰:“济彼大事,亦何诮焉?”

十八,擢进士第,其年判入高等,时辈皆以校书正字为荣,公独请外官,授梓州通泉尉,至县,落拓不拘小节,尝铸钱,掠良人财,以济四方,海内同声合气,有至千万者。则天闻其名,驿徵引见,语至夜,甚奇之。问蜀川之迹,对而不隐,令录旧文,乃上《古剑歌》,其词曰:“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煅炼凡几日,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生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且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那知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则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遂授右武卫胄曹、右控鹤、内供奉,寻迁奉宸监丞。

属吐蕃请和亲,令报命至境上,与赞普相见,宣国威命。责其翻覆,长揖不拜,瞋目视之,赞普曰:“汉使多矣,无如公之诚信。”远近疆界,立谈悉定,因遗金数十斤而还,公悉以进上,奏言:“揣彼上下之情,人倦其隶役久矣,咸愿早和,大将论钦陵不争四镇,独不欲耳。但国家每岁不绝其使,而钦陵常不禀命自然,彼蕃之人,怨钦陵日深,望国恩日甚。设欲广举兵徒,难矣,斯乃反间之微旨也,必可使其上下俱怀猜阻矣。”则天甚然之。无何,吐蕃君臣果相疑贰,遂诛钦陵,弟替婆及其兄子莽布支并来降,公声名籍甚。授御史,加朝散大夫,迁主客郎中。

吐蕃与突厥连和,大入西河,破数十城,围逼凉州,节度出城战没,蹂禾稼斗米万钱。则天方御洛城门酺宴,凉州使至,因辍乐,拜公为凉州都督、兼陇右诸军大使,调秦中五万人,号二十万,以赴河西。公至凉州,吐蕃素闻威名,相谓曰:“我赞普犹惧,吾辈何可敌乎?”相率而去,公收合余众,缮修城壁,施法令,屯田一年而复,公之功也。公以凉州西拒吐蕃,北有突厥,久示其弱,未扬天威,因徵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二百万集于湟州,营幕千里,举烽号令。时宗楚客为相,素与公不协,令人告变,则天惶惧,计无所出。狄仁杰、魏元忠、韦安石、李峤、宋璟、姚崇、赵彦昭、韦嗣立、张说二十五人抗表请保,如公有异国,并请身死籍没,则天由是稍安。兵既大集,人又知教,分兵十道齐进,过青海,几至赞普牙帐。赞普屈膝请和,献马三千匹,金三万斤,牛羊不可胜数。公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还。既伏西戎,震威北狄,突厥献马二千匹,所获凉州人士,皆放归塞上。从此方镇肃清,蕃落畏慕,令行禁止,道不拾遗,凡所规模制作,率为后法。河西陇右十余处,置生祠堂,立碑颂德,阎立均等为其文。

寻有诏许入朝,公素无第宅,寄居友人之舍,候鼓入朝。忽有人马前送状,开缄前人已去,状中惟有物数,而无姓名,便于树下获骡马二十余匹,帛三千匹。公曰:“岂非太学请葬之士乎?”因以买宅居止,薛稷、赵彦昭闻之,皆嗟叹良久。景龙年中,宗楚客、韦处讷等潜结朋党,憎功害能,授公骁骑大将军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使金山道大总管。时乌质勒久恃众倨傲,不屈朝廷,纵兵远掠,道路不通。公以众寡不敌,难以力制,因率麾下数十骑,径入部落。乌质勒大出兵卫出迎,望见公威容端毅,风鬣若神,不觉屈膝,因而下拜。公宣国威命,抗声与语,自朝至暮,雪深尺余,竟不移足,质勒频拜伏。语毕归帐,相去二十余里,质勒久立雪中,仓卒疾发,是夜暴卒。其嗣子娑葛集诸将曰:“汉使杀我君父,今须复雠。”大举兵众将追杀。公闻质勒死,迟明,素服来吊,道路相逢,兵围数匝。娑葛见公忽来,未之敢逼,但言卫护汉使。公至其帐下,大哭流涕,因抚定其嗣,蕃人大喜。留数十日,助其葬事,娑葛献马三千匹,牛羊十余万,移居千里,西域无事,道路肃清。诸蕃闻之,遣使归降者十余国。时人语之曰:“郭元振诡杀乌勒质。”知娑葛与阙啜有衅,奏请移于瓜州,制从之。会中书令宗楚客受金,遂寝其事,公具以状闻。楚客恃势嘱请,召公将陷之,公不从,又奏请斩楚客,清蕃落。时韦庶人窃弄国权,中宗竟不之省也。

初,安西南有毒河源,远在葱岭西北河岸百步,人畜踏之者辄死。公威振西域,所向无不从者,因验念图经。知其源,率兵三万人,历于阗、康居、大食等十余国。所过之国,令供资粮,仍署其国王为左右总管,率兵前进。北至葱岭,牙帐前十二国王兵百余万。其河源上有大树,高千余尺,垂阴数顷,大军至日,有黄龙绕树,以口吐毒气而拒官军,三军悉睹焉。公手书操檄文,令左拾遗张宣抗声读之毕,黄龙解树而下,公率诸军诛之,数日方倒,聚而焚焉。河源且绝,数十里内悉为良田,在安西十余年,四镇宁静。韦庶人知政,屡徵不至,因下伪诏,令侍御史吕守素、中丞冯家宾相继巡边,欲将害之。未及,皆为娑葛等诸蕃劫杀之。

睿宗即位,徵拜太仆卿,敕至之日,举家进发。安西士庶,诸蕃酋长,号哭数百里,或剺面截耳,抗表请留,因绐之而后即路。其至玉门关也。去凉州八百里,河西诸州百姓蕃部落,闻公之至,贫者携壶浆,富者设供帐,联绵七百里不绝。公旌节下玉门关,百姓望之,宛转叫呼,声动岩谷,自朝至暮,传呼至凉州。凉州城中男女在衢路,并歌舞出城,咸言我父至矣,通夜城门不受禁制。都督司马逸客闻之。谓公近矣,陈兵出迎,会候骑至,云始入玉门关,都督嗟叹良久,且状闻。至京,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兵部尚书,封馆陶县男,依旧知政事。寻转吏部尚书,知选举。嘱请不行,大收草泽,睿宗屡下诏褒美。后默啜大寇边,拜刑部尚书,充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筑丰安、定远等城,以拒贼路。寻加金紫光禄大夫,再迁兵部尚书知政事,仍旧元帅。

会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睿宗犹豫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争不受诏。及举兵诛窦怀贞等,宫城大乱,睿宗步出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外省,公独登奉天门楼躬侍。睿宗闻东宫兵至,将欲投于楼下,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及上即位,宿中书十四日,独知政事。因下诏曰:“大臣立事,夷险不易;良相升朝,安危所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馆陶县开国伯元振,伟才生代,宏量匡时,经纶文武,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夙侍帷扆,畴咨庙堂,思致尧、舜,以期管、乐。朕往在储闱,洎登宝位,每观其仗义感激,愿制凶邪,立诚慷慨,密陈宏益:尔其至矣,朕实嘉之。顷者枭獍兴谋,干戈作衅,太上皇帝既命朕除讨,元振又驰奉宸极,始则赍予为弼,终则宁朕问安,可谓格于皇天,贯于白日。元恶既翦,庶物惟新,昌言是图,朕岂忘旧?宜开井邑,永誓山河,可进封代国公。赐实封四百户,物一千段,子五品官。”

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是岁,大徵兵众,阅武骊山,兵一百万,号三百万,并奉公节度。是日三令之后,上将亲鼓,公虑有大变,因略行礼。上大怒,引坐纛下,紫微令张说犯鳞而谏,上乃曰:“元振有保护之功,宜舍军法流新州。”未至,属开元元年册尊号,赦曰:“元振往立大功,保护于朕,顷因阅武,颇失军容,责情放逐,将收后效。可饶州司马。”未至,卒于道,时年五十八。有集二十二卷。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检,及登朝受任,屡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贞节。言行忠正,居取俭约,饬体杂于皇王,致君期于尧舜。公务之暇,手不释卷,虽子弟家人,未尝见其喜怒。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语人,故朝廷莫知也。睿宗尝曰:“元振正直齐于宋璟,政理逾于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旧于宣阳里居二十余年,不至诸院马厩。每朝回,对二亲言笑,归室俨如也,不问家事。与狄仁杰、朱敬则、魏元忠、李峤、韦安石、赵彦昭、韦嗣立、薛稷、张说等为忘言之友。

事父母以孝闻,父爱,授济州刺史,后以为相,奏请解职,授银青光禄大夫济州刺史致仕。公殁后,二亲犹在,自我唐受命,宰臣有二亲者,惟公而已。

题解:

本文为唐代郭元振行状,选自《张燕公集》卷六,《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亦录有本文。作者张说,唐代幽州范阳人。作者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北京一带),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其后徙家洛阳。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官至宰相,封燕国公。两《唐书》有传。

郭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人。郭元振早年举进士,授通泉尉。累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馆陶县男,进代国公。因事触怒玄宗,贬官流新州。未几,再起用为饶州司马,在赴任途中去世。本文开头即言明其祖籍,“本太原阳曲人也”,则其祖先本是太原阳曲人,后来到了他的祖父(即“大父”)因官至相州汤阴县令,方才徙居魏州贵乡。《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作者张说与郭元振属同朝为官,本文后来被收录入《张燕公集》,撰写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以后不久,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要早问世300多年。既然张与郭元振同朝为官,元振死后,张又为其撰写形状,属于当朝人记述当代事之性质,因而要比晚出300年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关郭元振之记载可靠很多。

郭元振相关榜单
十大姓郭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姓郭的最有名的人 郭姓历史名人
十大姓郭的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郭永怀、郭沫若、郭子仪、郭璞、郭隗、郭守敬、郭嵩焘、郭元振、郭嘉、郭忠恕,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姓贺的八大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贺姓大人物
贺姓历史名人辈出,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领域均有杰出贡献。如贺龙元帅、贺知章诗人、贺循名臣等,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贺姓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宗羲为什么叫梨洲先生 黄宗羲为什么反对君主专制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如果您想了解黄宗羲为什么叫梨洲先生、黄宗羲为什么反对君主专制、黄宗羲为什么指责银、黄宗羲为什么要拒绝被推举为师、黄宗羲为什么要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为什么没有被杀、黄宗羲为什么长寿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皋陶为什么被称为法学鼻祖 皋陶为什么叫咎繇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如果您想了解皋陶为什么被称为法学鼻祖、皋陶为什么叫咎繇、皋陶为什么被称为李氏之祖、皋陶为什么是刽子手祖师爷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冉闵为什么要屠胡 冉闵为什么被历史除名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如果您想了解冉闵为什么要屠胡、冉闵为什么被历史除名、冉闵为什么叫武悼天王、冉闵为什么打不过慕容恪、冉闵为什么杀李农、冉闵为什么失败、冉闵为什么会被骂几千年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胡雪岩为什么叫红顶商人 胡雪岩为什么不与李姓通婚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如果您想了解胡雪岩为什么叫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什么不与李姓通婚、胡雪岩为什么不投靠李鸿章、胡雪岩为什么低价卖米、胡雪岩为什么最后失败、胡雪岩为什么最后饿死了、胡雪岩为什么用秦桧的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柳如是为什么叫河东君 柳如是为什么是八艳之首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如果您想了解柳如是为什么叫河东君、柳如是为什么是八艳之首、柳如是为什么嫁给钱谦益、柳如是为什么杀范闲、柳如是为什么出名、柳如是为什么悬梁自尽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房玄龄为什么被满门抄斩 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
房玄龄是唐代初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他善诗能文,尤其善于谋划,曾随晋阳起兵,参与谋划平定门阀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如果您想了解房玄龄为什么被满门抄斩、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房玄龄为什么救李长歌、房玄龄为什么没留下的诗、房玄龄为什么支持李泰、房玄龄为什么被称为贤相、房玄龄为什么是牛头人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张旭为什么被称为草圣 张旭为什么用头发写字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如果您想了解张旭为什么被称为草圣、张旭为什么用头发写字、张旭为什么缠着黄姝、张旭为什么被称为张颠、张旭为什么写肚痛帖、张旭为什么被杀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汤显祖为什么不是元曲四大家 汤显祖为什么是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如果您想了解汤显祖为什么不是元曲四大家、汤显祖为什么是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为什么会出现在滕王阁三楼、汤显祖为什么要写牡丹亭、汤显祖为什么叫汤相公、汤显祖为什么被贬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曹冲为什么在13岁就死了 曹冲为什么怕界徐盛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如果您想了解曹冲为什么在13岁就死了、曹冲为什么怕界徐盛、曹冲为什么叫宇宙冲、曹冲为什么叫邓哀王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聂耳为什么去日本 聂耳为什么在日本溺水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如果您想了解聂耳为什么去日本、聂耳为什么在日本溺水、聂耳为什么只活了23岁、聂耳为什么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谭鑫培为什么应变能力强 谭鑫培为什么叫小叫天
谭鑫培,本名金福,字望重,京剧演员,工老生。1905年,谭鑫培在丰泰照相馆拍摄了黑白无声影片《定军山》,该片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如果您想了解谭鑫培为什么应变能力强、谭鑫培为什么叫小叫天、谭鑫培为什么称一代宗师、谭鑫培为什么被称为伶界大王、谭鑫培为什么被称为宠儿、谭鑫培为什么能出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郦道元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郦道元为什么能写成水经注
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如果您想了解郦道元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郦道元为什么能写成水经注、郦道元为什么会发出良多趣味的感慨、郦道元为什么是酷吏、郦道元为什么被贬、郦道元为什么被杀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查理二世为什么传位给弟弟 查理二世为什么会被推翻
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第三位苏格兰国王、复辟后的首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查理一世嫡长子,詹姆斯二世同母兄,生母为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如果您想了解查理二世为什么传位给弟弟、查理二世为什么会被推翻、查理二世为什么叫快活王、查理二世为什么受人民喜爱、查理二世为什么能复辟、查理二世为什么退位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杨慎为什么被流放 杨慎为什么要想办法让县令穿草鞋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如果您想了解杨慎为什么被流放、杨慎为什么要想办法让县令穿草鞋、杨慎为什么是明朝第一才子、杨慎为什么被廷杖、杨慎为什么这么遭嘉靖恨、杨慎为什么被贬到云南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世界十大圣人 揭秘影响世界发展的10个历史人物
世界十大圣人名单如下: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耶稣(基督教创始人)、孔子(儒学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开创者)、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牛顿(现代物理奠基人)、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说开创者)、伏尔泰(资产阶级奠基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古代十大著名赌徒 最出名的赌徒盘点 史上最好赌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十大著名赌徒名单如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李清照、汉宣帝刘询、桓温、克劳德·莫奈、龚自珍、魏忠贤、贾科莫·卡萨诺瓦、汉景帝刘启、热奈·笛卡尔,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屈原、姜子牙、汉高祖刘邦、晋文公姬重耳、黄忠、吴承恩、陈子昂、越王勾践、郭子仪、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陕西十大历史人物有哪些 出生在陕西的历史名人盘点
陕西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周文王姬昌、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颜真卿、王翦、孙思邈、班固、白起、李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四川十大著名历史人物 四川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李白排在第一位
四川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落下闳、扬雄、李白、卓文后、司马相如、苏轼、王褒、谯周、陈寿、武周皇帝武则天,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海南十大历史名人有哪些 海南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盘点
海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周士第、白玉蟾、丘濬、钟芳、邢宥、唐胄、王映斗、张岳崧、王赞襄、王弘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南最著名的十大历史人物 出生在湖南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彭德怀、贺龙、毛泽东、陈赓、罗荣桓、粟裕、齐白石、欧阳询、王夫之、左宗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北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人物 从湖北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楚庄王熊旅、汉光武帝刘秀、屈原、王昭君、伍子胥、俞伯牙、明世宗嘉靖帝、孟浩然、米芾、李时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南十大历史名人 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看看你都认得几位
河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黄帝、姜子牙、仓颉、老子、韩非子、庄子、玄奘、张良、张衡、张仲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东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山东历史人物有哪些 孔子排在第一位
山东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孔子、孙武、孟子、诸葛亮、王羲之、扁鹊、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秦琼、孟尝君、吴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福建十大历史人物 福建历史名人排行榜 你可曾听说过几位
福建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朱熹、林默、林则徐、蔡襄、柳永、苏颂、施琅、陈嘉庚、李贽、俞大猷,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浙江十大历史名人 浙江历史人物介绍 越王勾践位居第一
浙江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越王勾践、西施、吴国皇帝孙权、沈括、鲁迅、王守仁、钱三强、蒋介石、刘基、虞世南,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苏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江苏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江苏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韩信、项羽、汉高祖刘邦、萧何、周恩来、明成祖朱棣、祖冲之、钱伟长、范仲淹、顾恺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西十大历史名人 山西著名历史人物 每一位都家喻户晓
山西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尧、晋文公姬重耳、大禹、霍去病、介子推、卫青、尉迟恭、貂蝉、武周皇帝武则天、关羽,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北十大历史人物排行榜 河北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河北十大历史名人名单如下:秦始皇嬴政、汉昭烈帝刘备、张飞、董仲舒、赵云、李牧、魏征、高长恭、乐毅、纪晓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皇帝
  • 皇后
  • 公主
  • 宰相
  • 奸臣
  • 状元
  • 孝子
  • 隐士
  • 圣人
  • 名妓
  • 军师
  • 盗墓者
  • 大臣
  • 竹林七贤
  • 秦淮八艳
  • 诗人
  • 古代皇室
  • 宗教人物
  • 富豪人物
  • 明星艺人
  • 四大名著作者
  • 热门文章
  • 青岛十大历史名人
  • 中国历史十大美女公主
  • 青海十大历史名人
  • 新疆十大历史名人
  • 香港十大历史名人
  • 宁夏十大历史名人
  • 广州十大历史名人
  • 佛山十大历史名人
  • 宿迁十大历史名人
  • 安阳十大历史人物
  • 上饶十大历史人物
  • 商丘十大历史人物
  • 高邮十大历史名人
  • 楚雄十大历史名人
  • 民国四大美男
  • 热门词条
  • 1
    郭守真
  • 2
    清世祖顺治帝
  • 3
    杜预
  • 4
    武周皇帝武则天
  • 5
    丁宝桢
  • 6
    吴克仁
  • 7
    黄飞鸿
  • 8
    许崇智
  • 9
    赵智凤
  • 10
    蒲松龄
  • 11
    巴金
  • 12
    龙云
  • 13
    庸谭
  • 14
    谭抒真
  • 15
    唐寅
  • 16
    何桂清
  • 17
    伏尔泰
  • 18
    薛禄
  • 19
    陈献章
  • 20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