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垦区,即由建三江农场管理局管理区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三市一县相邻,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江垦区面积的22%。界江国境线长达230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硬资源和软资源一样富集发达,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及边境贸易的巨大优势和独特条件,富有发展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誉。
有国家粮食储备基地,有溶洞,有天然白桦林,有现代化农场,有喀尔喀山风景区,有洪河、挠力河两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乌苏里江、勤得利两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额图湾、东安等风光旅游区,有赫哲等民俗风情旅游区等。建三江物产丰富,地下水总储量6263亿立方米;牧地草原总产量214亿公斤;已探明草炭量达1.1亿吨,居全省首位,居全国第二位。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与富锦、同江、抚远、饶河、友谊等市县相邻,素有“小三江”之称。拥有勤得利、东安两个码头,毗邻富锦、同江、饶河、抚远4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福前铁路、前抚铁路、佳抚公路横贯,建虎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有洪河、挠力河等4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00多万亩沼泽湿地。总控制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耕地572万亩,尚有可垦荒地300万亩,林地196万亩,牧草地70万亩,水面76万亩。年平均无霜期120天。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坐标为东经132°31′26″~134°22′26″,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C~2°C,有效积温20°C~24°C,日照时数为2260~2449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50~600毫米,无霜期为110~135天。这里的雨量、热量、日照时数是水稻、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最佳生长区带。
建三江分局前身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969年9月组建。组建前境内有4个农场归兵团第三师建制。1976年改制为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因当时兼有粮食生产和戍边任务,在原有4个农场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建点,到1988年形成了15个现代化国有农场。管理局机关驻地建三江。经过近四十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布局合理的区域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电讯、金融、交通网络,成为三江平原上一个农工商贸综合经营,种养、加各企业全面发展的大农业综合立体开发的重点地区。
1957年,王震将军带领10万转业官兵,开进了这片没有地名的亘古荒原,拉开了北大荒开发的序幕。紧接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在这里成立,大批的支边青年、大学生、知识青年来到了这里,在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第一次特殊战役。40多年来,经过两代北大荒人的努力,经历50年代的初创时期,60年代、70年代的大开发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建三江已由初创时期建立了七星、勤得利、胜利、八五九等15个农场,耕地也扩增至600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后期,自实施以兴办家庭农场为标志的经营体制改革和种植业结构战略调整以来,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粮食总量、质量、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根本性解放和提高,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0亿斤以上。昔日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绿色北大仓。到2004年累计生产粮食2694万吨,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157万吨,商品率达85%以上,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职工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6.88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99%;无线电视覆盖率已达到100%,局场直地区道路100%实现白色路面,全局白色路面达29.4%,有线电视入网率达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1%,九年义务制教育普及率达100%,儿童计划免疫率达100%。建三江分局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场群,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1992年,建三江分局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绿色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认定为建三江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3年,建三江分局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局”称号,同年被国家认定为“中国绿色大豆、水稻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