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图》是清代画家郑夑七十三岁时所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过画竹,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态度。
画左上方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题诗后款“乾隆甲戌重九日板桥郑燮画”,下钤“七品官耳”“丙辰进士”两印。此图为庭院中的竹石,瘦石壁立,以白描的笔意为主,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褶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皴。石前新篁三枝,劲拔挺秀,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风格写成。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
图左上有行书自题四行,作于乾隆甲戌(1754),作者时年62岁,此图为郑氏晚年佳作。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画,画面简括,只写四竿修竹和巨大的湖石。竹竿粗细有别,竹叶错落纷呈,竹竿长短有殊,或作左倾、或作右斜,虽四竿修竹各自独立生长,但却顾盼有情,瘦石棱角分明,屹立于竹后,大有横空出世之势。石用中锋勾勒,笔致瘦硬秀拔,皴擦较少,以皴染间施笔法画出嶙峋突兀峭岩的质感和体势。竹竿纤细、坚韧而劲挺。表现出了不为俗屈的活力。竹叶用浓墨和淡墨交替挥毫,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密中见疏,乱中有正,充分表现出竹劲石坚,显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左侧的题跋,洋洋洒洒百余字,其中道出了他的秀竹往往挺立孤直、倔强不驯的内涵,他提倡“瘦劲孤高”、“豪气凌云”,讲究既有“节”又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