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歌》是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该首散文诗通过一个鞑靼族老牧人拉吉姆讲述的鹰和蛇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对比强烈的鲜明形象——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从对比中作者突出了鹰之高大,蛇之渺小;鹰之高尚,蛇之低俗;鹰之英姿,蛇之丑陋,鹰之奋不顾身;蛇之贪生怕死。
高尔基在该首具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散文诗里,塑造了两个绝然不同的形象:鹰的形象——先进的革命的英雄形象和蛇的形象——自私保守的市侩形象。作者通过这两一个形象,以新颖、高亢的风格,明快、有力的语言,抨击了安于现状,苟且偷安的市侩心理,颂扬了人民对自由、幸福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太阳高高的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着石头。沿着山谷,在黑暗中、在飞沫里,山泉轰隆隆地冲击着石头,迎着大海奔腾而去。雪白的、激烈的山泉,完全浸在泡沫里,它切开山岭,怒吼着倒入海去。
忽然,在蛇所呆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他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但是,马上看出这鸟儿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他爬到那受伤的鸟儿跟前,面对着他轻声地说:“怎么啦,你要死了么?”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回答说。“啊,我美好的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哦,你是不会那么近的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天么?空空洞洞的,我怎么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蛇对那自由的鸟儿这样回答。他听了那鸟儿的胡言乱语,心中暗暗好笑。而且,蛇还这样想:“哼,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的?”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的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水穿过灰色的石头滴下来,阴暗的山谷里气闷不堪,散发这腐臭的气味。鹰使出全身精力,悲哀而痛苦地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该多好呀!我要把敌人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让我的血呛死他。哦,战斗是多么幸福啊!”
但是,蛇却想到:“天上的生活吗,哦,大概的确是很愉快的吧。要不然为什么他要呻吟呢?”他给那自由的鸟儿出了个主意。“哎,那么,你挪到山谷边,跳下去。也许翅膀会把你托起来,你就可以在你的世界里再活一些时候啦。”
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顺着石头上的黏液滑到悬崖边上。到了边上,他伸开翅膀,胸中吸足了气,眼睛里闪着光辉,向下面滚去。他像石头似的顺着山崖滑下去,迅速地下坠。啊,翅膀折断,羽毛也掉下了。山泉的波浪把他卷入,泡沫里映着血,冲到海里去。海浪发出悲伤的吼声撞击着石头,那鸟儿连尸体都看不见了。
蛇躺在山谷里,对于那鸟儿的死亡,对于那向往天空的热情,想了很久。他注视着那令人看了总要产生幸福的幻想的远方:“那死去的鹰,他在这没有底、没有边的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呢?象他这样,为什么在临死的时候,要为了热爱飞到天空中去而心里苦恼呢?嗨,我只要飞到天空中去一次,不久就可以把这一切看清楚了。”说了就做。他盘成一圈儿,向天空中跳去,象一条窄长的带子似的,在太阳光下闪耀了一下。
天生要爬的是飞不起来的,这他忘记了。结果掉在石头上,嗯,不过没有摔死。他哈哈大笑起来:“哈哈,你们瞧哇,飞到天空中去有什么好呀?好就好在掉下来了吗?嘿嘿,可笑的鸟儿呀,他们不懂得地上的好处,呆在地上就发愁,拼命想飞到天空中去,到炎热的天空中去追求生活。天上不过空空洞洞,那里光明倒是很光明的。但是没有吃的东西,没有支持活的东西的立脚点。嗨,为什么要高傲呢?为什么埋怨呢?为什么要拿高傲来掩饰自己的狂热的愿望呢?自己不能生活下去,为什么要埋怨呢?哼,可笑的鸟儿呀。不过,现在我再也不会受他们的骗了,我什么都懂得了,我见过了天。我已经飞到天空中去过,而且把天空打量了一下,认识到了掉下来的滋味儿。但是没有摔死,自信心倒是更强了。哦,让那些不喜欢地上的,靠欺骗去生活吧。我是懂得真理的,他们的口号,我不会相信了。我是大地的造物,我还是靠大地生活吧。”于是,他就在石头上自豪地盘成一团。
海还在灿烂的光辉中闪耀,浪涛威严地冲击着海岸。在浪涛的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儿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得歌声震撼得战栗了。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就是生活的真理。啊,勇敢的鹰,在和敌人的战斗中,你流尽了血。但是,将来总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的热血将像火花似的,在黑暗的生活中发光。许多勇敢的心,将被自由、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燃烧起来。你就死去吧。但是,在精神刚强的勇士们的歌曲里,你将是生动的模范,是追求自由、光明的号召。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1894至1906年,是俄国革命发展中重要的岁月,它已开始了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三阶段,即无产阶级阶段。1895年列宁领导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宣告成立,俄国工人开始在有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斗争,到1905年,俄国爆发了大革命。正是在这一年,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明确提出了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学的要求。这十年来,对于高尔基,同样是重要的岁月,他的生活、思想始终与革命保持着联系,并日趋密切,曾于1898年、1901年几次被捕入狱。生活、思想的发展促成他的创作与革命斗争的联系更加坚定、自觉,也对作品中的对立形象赋予愈益深广的社会斗争的内涵。
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耶维奇·彼什科夫。1892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898年,他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在其早期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实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切尔卡什》、《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主要批判资产阶级世界和市侩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直接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1901—1905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侩的精神空虚。
《鹰之歌》的主题思想即颂扬自由和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作者把鹰作为革命战士的形象、“生活的榜样”来塑造、来歌颂。
《鹰之歌》发表于1895年。1899年再版时,由于作者在世界观方面的不断进步,提高了对改变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对作品内容作了重要的更动。
首先从序言部分对大自然的描绘谈起。自然景象在作者的笔下,不论是大海、天空、高山和岩石,还是波浪、火光、浪花和影子,“好像什么东西都是透明的、有灵魂的,可以让人了解透彻的……”令人感到亲近和温暖,充满着感情。请看:高山在沉思,大海在亲热地拍着岸,波浪在顽皮地与人们嬉戏……这些拟人化的自然景象描写将读者带入了童话般的境界,此情此景中,人的“心非常纯洁,非常轻松,除了思索以外,就再没有任何欲望了。”突然笔锋一转,讲述人向老拉吉姆央求“讲个故事吧”,他回答说:“你愿意听的话,我就给你讲个歌吧!”于是奏响了一曲鹰之歌。“歌”一词本身就含有歌颂、歌唱之意,同时这个词带着民间传说的色彩,立即让人想起俄国民间那些勇士的壮歌,而演唱者正是那个面对大海谈哲理的老拉吉姆。作者写道:“我愿意听他古老的歌,他极力保持歌的独特的旋律,就用一种郁沉的吟诵调讲起来”。
从结构上来看,作品的序言和结尾两部分都有讲述人参加,这种写法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作家意识到,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改变“贫乏的生活”的动力,因而,他以其创造性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在寓言式的勇士们身上找到自己学习的光辉榜样。
《鹰之歌》与作者其他早期作品一样,提出了“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了鹰与蛇的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第二部分通过蛇的自我解剖,使读者进一步认清蛇的市侩哲学。最后,作者满怀激情地歌颂了鹰的奋不顾身精神。
先来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作者在描述鹰与蛇的种种不同时,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点出了蛇与鹰的两种绝然木同的生活方式:蛇终年“躺在潮湿的峡谷”,而鹰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接着它们就进行了一场富有戏剧性的对话,蛇对着鹰的耳朵问道:“怎么,要死吗?”鹰长叹一声回答道:“我痛快地活过了!……我懂得幸福!一我也勇敢的战斗过……我看见过天空……你绝不会离得这么近地看到天空!……唉,你这个可怜虫!”蛇惊惑不解地说:“哼,天空是什么东西?——一个空空的地方……我怎么能爬到那儿去呢?我这儿就很好……又暖和,又潮湿!”并且得出一个典型小市民的结论:“不论飞也好,爬也好,结局只有一个:大家都要躺在地里,大家都要变做尘土……”针对蛇的滥言,鹰发出了热烈的号召:“啊,只要我再升到天空去一次……啊,战斗的幸福!......”这就形象地告诉了读者,蛇喜欢的是阴暗潮湿的峡谷,而鹰喜欢的是阳光灿烂的天空,蛇的幸福就是盘在暖和的窝里,而鹰的幸福却是勇敢地战斗,所以蛇只能爬,而鹰需要的是飞上天空,自由地翱翔。作者告诉人们世上有两条生活道路,即鹰所向往的战斗幸福,蛇所眷恋的爬行安乐。但这仅仅是前奏,至于涉及到应该走哪条路的问题,作者在故事的第二部分才作了正面的回答。
故事的第二部分前面一半都是蛇的独白,因为鹰已经消逝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了。从表面上看,似乎作者大部分的笔墨用在蛇的形象上但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揭露蛇的丑恶灵魂,使其尽情地自我揭发,从而更鲜明地衬托出鹰的伟大。作者在蛇尚未充分表演之前,就使用了一句讥俏有力的格言“生来爬行的东西不会飞!”,这一警句对蛇的本质的揭示是再恰当不过了,同时,它也包含了极其普遍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作家在揭露蛇的市侩心灵时,又采取了另一种手法,即透过描述蛇贬低鹰的途径来进行的:在蛇的眼中鹰是“可笑的呆鸟”,鹰向往着飞上天空是出于“骄傲”的缘故,而这从蛇的观点来说,就是“疯狂的欲望”,而且相当自信地认为,这些都是骗不了它的,所以它“洋洋得意地”继续在那“阴暗”、“气闷”、“而且散布着腐朽气味”的峡谷里生活。
作家在这里强调指出:尽管鹰死了,而蛇还活着,但那是一种死气沉沉,可卑可怜的生活,鹰虽然牺牲了,“在跟仇敌战斗中流了血”,“可是在勇敢、坚强的人的歌声中”鹰“永远是一个活的榜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骄傲的号召!”在蛇看来,鹰的奋不顾身精神是疯狂,但作家却满腔热情地在结束鹰的壮歌时高呼:“我们歌颂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作家一再指出:生来的“可怜虫”(市民)是无法理解革命者的高尚情操的。
第二部分结尾前的一大段(从“海面充满灿烂的阳光在闪烁”起,至“我们歌颂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在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在揭示主题思想方面是关键性的篇章。
在第一版中,作者写到“波浪”为勇士的牺牲感慨万分时是这样描绘的:“波浪喧嚷地打击着海岸”;接着说:“在它们那种安静的哗哗声中奏起了赞美热爱过天空的勇敢的鸟的歌声”,然而第二版经过修改后却是:“在它们那种狮吼一样的啸声中响起了雷鸣似的赞美骄傲的鸟的歌声,海浪打得岩石发抖,威严的歌声使得天空颤傈”;再版后作家又添写上两句战鼓齐鸣般的诗行:“我们歌颂这种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万“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就是人生的智慧!”这种分量十足的革命诗句只有在第二版中才能出现。由于高尔基在一八九五年时还没有具体地看到革命者的这种奋不顾身精神,因此,对鹰所为之斗争的革命远景尚停留抽象的概念上,所以下面的一段在第一版中是这样写的:”啊,勇敢的鹰!你在无边的天空上生活过,阳光的热爱者!啊,在大海中找到的勇敢的鹰,这无边际的大海就是你的坟墓!”最后一句甚至还带有一些悲哀的情调,这一点无疑作者本人也意识到了,所以第二版的诗句就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啊,勇敢的鹰啊!你在跟仇敌战斗中流了血……可是将来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的热血会象火花一样,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鹰将永远是一个追求自由与光明的活的战士形象。《鹰之歌》再版后的这些变化,是与当时工人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时代发展的新号角促使高尔基重新修订上述重要的诗行,赋予它们新的思想内容,新的斗争使命。
“我们歌颂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它充分地体现了新时代的战斗任务,它加强了这首赞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作者在怀念勇士的同时,亦指出,虽然他奋不顾身的牺牲了,但这种牺牲是非常可贵的,因为它将唤醒更多的勇士,踏着先人的血迹勇往直前。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谈到该名言时曾说:“我也很偏爱这种勇全的奋不顾身精神”。1920年,在《共产国际》杂志上,高尔基发表了一篇写列宁的文章,其中写道:“列宁在一个最落后的国家里领导了伟大的革命,在这个国家里,很多人认为勇敢就是疯狂。”高尔基还明确指出:“我还是要歌颂这些勇士神圣的奋不顾身精神!在他们当中最勇敢的首先就是列宁。”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对“鹰”所从事的革命事业评价就更高、更具体了。他将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直接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列宁的形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列宁同志在自己的论文中,也喜欢用“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这一词句来形容革命者的勇敢献身精神。
“鹰”那奋不顾身的勇士以及光辉的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为美好的未来而献身。
——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