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北京的名正大学掀起风潮,赵子曰、武端、莫大年等学生追打教师、校长。事后,赵子曰被开除学籍。以后赵子曰到天津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北京。他看到公寓里有不少变化,李景纯、莫大年与欧阳天风别扭离开了这里。欧阳天风发起女权发展会,赵子曰参加了筹款活动,欧阳天风侵吞公款,同学武端又与他闹了。后来,武端当上市政局建筑科委员,欧阳天风为巴结他发要把自己认识的王女士介绍给他。以后,欧阳天风又找到赵子曰,要他和王女士会面。王女士在一封信中劝赵子曰不要听任别人的摆布。有一天,赵子曰和武端听到李景纯被捕的消息。赵子曰、莫大年、武端都积极营救李景纯,从李景纯那里,人们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原来,王女士失去父母后,住在亲戚家,她与欧阳天风在上海相识,不久,便同居了。张教授是欧阳天风的亲戚,他常常拿着张教授的钱去吃、喝、嫖、赌,为此,张教授不再对他进行捐助。欧阳天风仍旧纠缠王女士,并要她嫁给有钱人,好弄钱任其挥霍。以后,欧阳天风竟然与军阀勾结,企图通过他人之手暗害张教授。张教授和王女士被迫东渡日本。李景纯出于同情决定刺杀军阀。后来,李景纯被杀害了,赵子曰等人决心不辜负他的希望去奋斗,去和军阀斗争。
《赵子曰》是老舍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于1926年老舍讲学英国期间。《老张的哲学》发表之后,作者曾希望得知中国国内各方读者的反响和批评,但是,与祖国遥距万里,消息不通畅,使他一时难以了解太多。在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读者意见的情况下,只凭着长篇处女作很快就被发表所引起的高兴劲儿,他接着动笔写了《赵子曰》。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柳家大院》、《龙须沟》、《茶馆》等等。
老舍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遍的疾苦,他构筑了民间社会里底层人民心目中所构造的理想的生活图景:他们最本分的要求是有个安稳干净的小屋,一家人和睦温情地住在一起;在生活上有一门手艺,实现物质上丰裕自在的愿望,活得有奔头有劲儿。对于现实中不公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舍也有他富于民间特色的方式。如李景纯对赵子曰所说:“现在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低着头去念书,念完书去到民间做一些事,慢慢地培养民气,一条是破命杀坏人。” 老舍不仅仅是出身民间的作家,由于生活的贫困,他也处于民间无产者的地位,完全能够代言那个时代的下层民众:他们饱受生活的动荡与艰辛,企盼着安定,自然会选择第一条路。学校里的风潮属于与自身无关的特殊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因而也就很难有所共鸣,除了破坏与伤亡,很难看到背后的现实意义。而学生运动中肆意破坏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民间脚踏实地和平改造与拔刀相助维持正义的理想,不可能得到民间的赞同。
小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北京“名正大学”就读的三种类型的大学生:第一种以赵子曰、武端等为代表,他们稀里糊涂地打发时光,在校时读书不上心,整天吃喝玩乐不算,还在坏人的挑唆下罢课、打校长,离校以后,仍是毫无理想地胡混,企图攀高枝、碰官运;第二种以欧阳天风为代表,他天良泯灭、流氓成性,属于大学生队伍中极端的败类,第三种,则以李景纯为代表,出身贫寒,苦读上进,有远大的抱负,也敢于跟黑暗势力一死抗争。通过展现这三种类型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作品表达了对国内腐败时局之下都市知识青年精神走向的密切关注,从中检讨传统国民性在这个非常时期、独特人群中的体现,同时也显示作者反对殖民文化侵蚀、反对封建军阀政治的鲜明立场。
《赵子曰》谋篇方面,不是平铺顺写、信马由缰,而是在预先设置好的结构框架中次第编排,小说里几乎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围绕着女学生王灵石展开的,可是,作品却一直没有让王灵石正面出现在情节中,最后用她的两封书信,来将作品里全部保留着的悬念一总解答,大大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