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时期,群山环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学校,师资奇缺。一天,队长把一个在这里插队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学校做“孩子王”,当教师。知青们得知消息后,为伙伴有了出息而高兴,热热闹闹地为他送行,从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号。学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只有小学程度的校长鼓励他挑起这个担子。孩子王苦恼的事真不少。学校的政治学习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学生手里却没有一本书,只好学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学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们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孩子王”感慨万端,只得从认字记事教起。
放假了,“孩子王”回队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开心,他却提不起精神。临走时,一心想去学校教音乐的来娣特意把他送了很远。几个月过去了,“孩子王”和学生们相处很熟。家境贫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时,他以字典做赌注,今天就能写出记叙明天劳动的作文。傍晚,他和父亲进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写好了。“孩子王”告诉他“要写一件事,永远在事后”的道理。王福明白输了,字典得不到了,他决心把字典全部抄下来。知青们顺路到学校看孩子王,起着哄一定要让“孩子王”给他们上课。“孩子王”一本正经地讲着“从前有座山”的故事。这故事从教室传到另一个教室的学生们耳里,朗读声循环往复,不绝于耳。晚上,王福依然就着“孩子王”的油灯抄字典,他已抄满了一大摞黄麻纸,来娣不理解,问孩子,孩子回答以后去了大队里就能抄更多的字了。“孩子王”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却违反了教学内容。他终于被上级退回队里。临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王福,并在 [1] 。
谢园 饰 老杆
杨学文 饰 王福
陈绍华 饰 陈校长
张彩梅 饰 来娣
徐国庆 饰 老黑
勒刚 饰 牛童
谭珏 饰 队长
顾长卫 饰 吴干事
吴霞 饰 班长
刘海臣 饰 王七桶
老杆
演员 谢园
插队7年的知青,随和大度、大智若愚,因体形细瘦而被人叫做“老杆”。被派到学校当老师后“孩子王”又成了他的雅号。他教给学生要做独立、诚实、爱别人而因此快乐的人。
王福
演员 杨学文
老杆的学生,家境贫寒,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诚挚、执着、聪慧。他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没能通过打赌赢得字典后,他决心抄下整本字典。
来娣
演员 张彩梅
胖胖的女知青,她满嘴“老娘”,看似粗俗,但识得简谱,能编歌曲,而且自信能编出比时下传唱的歌曲更好听的作品。她的理想是当学校里的音乐教师,为此,她进行过不懈的努力。
王七桶
演员 刘海臣
王福的父亲,不识字,又是哑巴。他希望儿子识字、学文化,为之不惜一努力,为了帮儿子赢得一本字典,他可以彻夜不眠地砍竹子、扛竹子。
陈校长
演员 陈绍华
农场中学的校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老成、谦和、热情,鼓励只上过一年高中的老杆放心去当初三学生的老师。当老杆不按教学大纲教课时,他提醒老杆不可行事过火。
1988年 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 《孩子王》 提名
特别奖 陈凯歌 获奖
最佳摄影奖 顾长卫 获奖
最佳美术奖 陈绍华 获奖
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教育贡献奖 《孩子王》 获奖
金棕榈奖 《孩子王》 提名
比利时1988年电影探索评奖活动 探索影片奖 《孩子王》 获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影视委员会特别奖 《孩子王》 获奖
1989年 第二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 学会奖 谢园 获奖
该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以及怎样看待它。作者对于人性、人道主义、人的价值、文化等问题做了思考。影片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在表现人的感情、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特别真实,特别美的东西恰恰与客观环境和人的姿态、行为形成一种尖锐的对照。(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美学研究室副主任 陈犀禾评)
该片提出的问题比较多,很值得讨论。在艺术方面,大自然的壮丽优美与人的卑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影片表现了人对知识的向往。这里有个矛盾:老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最好抛弃文化,但他教给孩子抛弃文化的本身又是中国文化,他逃不出文化的圈子去。这也是人类的悲剧,该片的深刻就在于表现了人的这种尴尬。(原《北京文学》副主编李陀评)
由于原作者阿城不参与编剧,而西影着急要剧本审查通过,陈凯歌便请他的朋友万之先改了一个初稿用于应付厂里审查,并事先说明不会用万一的本子来拍摄。后来拍摄用的剧本是陈凯歌自己写的。
除了老杆以外,该片的角色全部启用业余演员。
为了能准确抓住人物的形体状态,谢园在第一次拍外景时三个月没洗澡,第二次拍外景时两个月没洗澡,为了把皮肤晒黑,他脱了两层皮。
由于摄影机片门出了问题,摄制组花了四十天拍出的头一批镜头大部分报废。当剧组笼罩在失望情绪中时,陈凯歌用自己插队时的经历鼓励大家坚持拍下去。
1987年,中影公司举办第一届中国电影展,因为《孩子王》没能赶得上报名时间,未被列入参展影片的正式目录里,吴天明亲自赶赴现场,举着影片的海报挨家推销,还安排了放映会,结果该片被14个国家买去。
在第41届戛纳电影节,该片被一群电影记者签名评为“最令人厌倦的影片”并授予“金闹钟奖”。
创作背景
1986年,西影请陈凯歌把《绿化树》搬上银幕,但是因为需要对原作进行相当大的改动,再加上当时是七月,而影片的所需要的季节是冬季,陈凯歌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就改拍了《孩子王》。在阿城的小说“三王”中,陈凯歌偏爱的就是《孩子王》,他认为小说深刻表现了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追溯了中国出现诸种社会灾难的文化背景。
创作主旨
陈凯歌看完小说后最深的感受是希望以后的孩子们不要再接受他小时候接受的那种教育:以一种非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学生只讲正面的东西,使孩子产生一种社会幻想,采用强制的、灌输的方法,是把学生培养成分布在社会机器中的螺丝钉,造成学生思想上盲从、意志上脆弱、没有创造精神。所以,他为影片确立的第一层次是对陈腐、误人子弟的教育方法的否定。其次,他想在影片中着力批判中国文化中存在的消极的、束缚人的独创性的东西。同时,在创作中,他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特别是他对文化、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思考。
上映国家
上映时间
中国
1987年
法国
1988年(戛纳电影节)
瑞典
1989年3月17日
芬兰
199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