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张彻自编自导处女作,也是日本战败结束殖民统治后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并因为时局的变动而留在台湾,揭开了战后台湾电影的帷幕。该片传唱至今的插曲《高山青》,就是由他作词的。
1957年赴港,编导《野火》,他一直专业写稿,笔名沈思,并以何观为笔名撰写影评。
1960年加入电懋公司,先后编写了《无语问苍天》、《贼美人》、《游戏人间》(1961)等剧本。1962年入邵氏,初任编剧部主任,后任导演。
1966年,执导了《边城三侠》。1967年,张彻导演的《独臂刀》票房收入首过百万,被称作“百万导演”,编剧是倪匡,之后两人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1968年,执导了《金燕子》,塑造了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女扮男装、英姿飒爽、文武双全的女侠形象金燕子。
1970年,张彻得了亚洲影展最佳导演,获奖影片是《报仇》。这部片子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地点,就是一个纯粹的弟弟给哥哥复仇的故事。同年还有部《十三太保》,张彻为了拍这部片子在香港某处搭外景,由于电影过于血腥,导致忌讳的村民和剧组冲突,由此也促成了邵氏片厂的建立。
1971年,张彻拍了《鹰王》本来是王羽做主角的,因主演《独臂刀战盲侠》而拒绝,于是让狄龙主演。
1972年执导《马永贞》,获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成为由周润发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原动力。
1976年以后狄龙正式改投楚原。1977年张彻又拍起了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一直持续到1981年共三集。
1978年的《五毒》重新启用了一批新的弟子。该片子排名世界诡异电影11位。
1980年代初期,张彻离开邵氏组建长河公司,《上海滩十三太保》这部片子集中了他大部分的弟子,因为傅声的去世,故而由刘德华顶上了。
1986年,张彻来大陆拍片,第一部是《大上海1937》,但在香港票房不好。
1989年,为纪念从影40周年他的香港弟子共同参演由姜大卫、李修贤策划,吴宇森、午马执导的《义胆群英》。1990年的《西安杀戮》则是翻拍《五毒》。
1974
《怪人怪事》
《吸毒者》
《电单车》
1975
《后生》
1989
《义胆群英》
1993
《神通》
1949
《阿里山风云》
1957
《野火》
1965
《蝴蝶杯》
1966
《边城三侠》
《虎侠歼仇》
1967
《大刺客》
《独臂刀》
《断肠剑》
1968
《金燕子》
1969
《铁手无情》
《大盗歌王》
《飞刀手》
《死角》
《独臂刀王》
《保镖》
1970
《鹰王》
《游侠儿》
《十三太保》
《报仇》
《小煞星》
1971
《无名英雄》
《拳击》
《新独臂刀》
《双侠》
《大决斗》
1972
《年轻人》
《群英会》
《恶客》
《马永贞》
《四骑士》
《快活林》
《水浒传》
《仇连环》
1973
《警察》
《叛逆》
《刺马》
《大海盗》
《大刀王五》
《愤怒青年》
《荡寇志》
1974
《方世玉与洪熙官》
《朋友》
《少林五祖》
《哪咤》
《少林子弟》
《洪拳与咏春》
《五虎将》
1975
《洪拳小子》
《马哥波罗》
《逃亡》
《八国联军》
《红孩儿》
1976
《方世玉与胡惠干》
《蔡李佛小子》
《少林寺》
《八道楼子》
1977
《唐人街小子》
《江湖汉子》
《射雕英雄传》
《海军突击队》
1978
《射雕英雄传续集》
《残缺》
《南少林与北少林》
《五毒》
1979
《杂技亡命队》
《第三类打斗》
《街市英雄》
《金臂童》
《生死门》
《卖命小子》
《广东十虎与后五虎》
1980
《飞狐外传》
《铁旗门》
《大杀四方》
《少林与武当》
1981
《射雕英雄传第三集》
《碧血剑》
《叉手》
1982
《神雕侠侣》
《五遁忍术》
《侠客行》
《冲霄楼》
1983
《神通术与小霸王》
《撞鬼》
1984
《九子天魔》
《上海滩十三太保》
《擂台》
1985
《霹雳情》
1986
《大上海1937》
1987
《西安杀戮》
1988
《过江》
1990
《江湖奇兵》
1991
《西行平妖》
1993
《神通》
1983
《撞鬼》
1984
《擂台》
《九子天魔》
1985
《霹雳情》
1988
《过江》
1990
《江湖奇兵》
1993
《神通》
▪ 2002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获奖)
▪ 1972 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 《马永贞》 (获奖)
▪ 1970 第16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 (获奖)
张彻和胡金铨,被公认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掀起香港电影”新武侠世纪“的两大旗手。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这方面的影响是胡金铨及其它导演不及的。张彻影片的武打动作主要是硬桥硬马,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壮男裸胸露肉,是张彻影片的招牌。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国际在线评价)
他香港人把他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张彻(Cheh Chang,张易扬)是香港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香港电影所做的贡献,恐怕连徐克、王家卫也都望尘莫及。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张彻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导演的电影是票房的保证,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邵氏公司的头号招牌导演。(江苏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