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奥林匹克体育馆座落于滨州新区中海之畔,位于黄河十二路以南、渤海十六路以东,是第十一届全运会柔道、武术套路项目比赛场馆,设有5000固定座席和2000活动座席,可容纳7000名观众,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为地上三层,局部地下一层。十一运会期间,在这里共产生了28枚金牌,产生金牌数量在全省各赛区列第四位,其中,主场作战的滨州籍选手一举夺得4金2银3铜,实现了滨州全运历史的重大突破。由于赛事组织和运行保障工作成绩突出,体育馆被十一运会组委会评为“优秀场馆”。
一是附属用房功能齐全。地下一层设有消防泵房、锅炉房、变电室夹层等。首层为办公用房、贵宾室、新闻发布室、视频会议室、弱电机房、安保及消防控制室、变配电室、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力量训练房、训练馆等。二层为观众休息厅、咖啡厅、小卖部等。三层为显示屏控制室、灯光控制室、广播控制室、评论员室。
二是场馆内部空间宽大。屋面为变高度曲形屋面,结构为空间钢桁架结构,最高点36.4米,东西跨度146米,南北跨度124米;主场地规格为70×40米,属于大型室内比赛场地;同时建有与主馆相通的副馆,场地规格为44×25米,可以在同一场馆内为运动员提供就近方便的赛前训练和热身场地。
三是与赛后利用相结合。体育馆不仅完全满足了承办全运会两项赛事的需要,而且能够举办各项国际、国内大型室内体育比赛如室内足球、手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比赛,也可以举办演唱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还可以举办大型群众集会和会展活动,把承办全运会比赛和赛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馆由有着“建筑设计国家队”美誉的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理念先进,科技含量高。
一是结构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大屋檐,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层层向上的屋檐预示着滨州体育事业生机勃勃不断地向上发展,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为了追求建筑造型的完整性,将体育馆的屋顶设计成不对称的形式,同时利用各层屋面的高差设计了采光侧窗,满足平时使用的采光要求,并有助于场内的通风散热。
二是暖通空调。采用近几年来发展的节能新技术,既体现节约原则,又满足各项赛事对场馆的要求,提高场馆的安全度、舒适度、便捷度及运营性价比。
三是电气系统。赛时设备用电与平时设备用电分变压器供电,对赛时的合理使用及赛后节能降耗预留了充足的条件;为满足比赛供电连续性及用电要求的特殊性,预留了发电车电源接口,在十一运会正式比赛前夕,又安装了EPS不间断电源系统,对屋面进行了亮化,从而保障了比赛用电的安全可靠,使体育馆的夜色更加璀璨靓丽。;
四是智能化系统。设计了完善的竞赛管理系统、计时计分及大屏显示系统,南北两侧各设LED大屏幕一块,面积近30平方米,可以播放比赛画面、即时比分和视频资料;灯光和音响设备及控制系统达到了奥运会标准;记者席预留了语音、数据接口,为记者现场编写、传输稿件创造了条件;新闻发布中心及记者工作区预留了高效的信息传输接口;场馆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实现WLAN无线上网;视频会议室可实现与十一运会组委会以及全省所有场馆的视频信号同步传输;安保控制室能够监控整个场馆内部及周边环境的任何一个角落。
2007年4月18日,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暨第十一届全运会场馆工程成功打下第一根桩,全面开工建设。姜大明省长、黄胜副省长、国家体育总局和十一运会组委会的有关领导十分关心滨州的场馆建设,先后莅临滨州指导工作。邓向阳书记、张光峰市长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专题调研,现场办公,就场馆建设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建设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运会场馆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深入工程一线,吃住在工地现场,战严寒,斗酷暑,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几年如一日没休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克服资金困难、工程复杂、工期紧张等不利因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强化责任抓认识,万无一失抓安全,一丝不苟抓质量,争分夺秒抓进度,依法按规抓廉政,确保工程扎实推进。
经过近3万名建设者两年多的艰苦奋战,2009年5月底,美丽的中海之畔矗立起一座现代化大型综合体育馆,为滨州这座黄河之滨的新兴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滨州新区的地标性建筑。体育馆从开工到竣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所有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实现了“建设一流的场馆设施”的目标。建成后的体育馆以其独特的造型、先进的设施被市民亲切称为“滨州的鸟巢”,成为滨州新区中海之畔的地标性建筑。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各参赛队伍对体育馆如此评价:“找到了奥运场馆的感觉”、“全国一流的比赛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