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寨旅游景区位于保康县歇马镇西南边陲,与宜昌、兴山等市、县交界,地跨歇马、马良两个乡镇,平均海拔1200多米,景区总面积90多平方公里,覆盖歇马镇12个自然村。九路寨村三面为悬崖所断,一面与外界相连,古时只有九条小路依靠青藤、绳索攀岩上下,因此而得名。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51户,570人,版图面积21.17平方公里,俯瞰全村,其形状像一金线吊葫芦,沟谷众多,景点密布,被形象的称为“一沟两扁五条冲,巍巍山寨九路通,七河三瀑一线天,托起青狮白象峰”,村委会距歇马集镇78公里,是一个原始生态保存完好,风景迷人,民风淳朴的自然村庄。
九路寨景区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景区内四季分段明显,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17℃。水资源丰富,植被保存完好,动植物品种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有香樟、桫椤果、金钗、红豆杉等30余种国家级珍稀植物,金钱豹、果子狸、灵猫、金雕、娃娃鱼等珍稀动物。
景区内地形地貌奇特,山奇地险,集雄奇、险峻、秀丽于一体,河、谷、石、林、瀑、洞兼而有之,其景足可与张家界、九寨沟媲美,是一块极具魅力和品位的旅游宝地。迄今为止在景区内共发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点达100多处,其中最为美丽壮观的有黄龙洞、象鼻山、佛祖望瀑、一线天、锣鼓寨河、将军峰、天马山、天桥等。
为促进九路寨这块稀世珍宝的开发,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自然文化遗产,歇马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创建旅游龙头镇的发展目标,并开展了保护资源,宣传推介,硬件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工作。基本解决了景区内12个村群众的用电、饮水、住房、行路、就医、学生上学等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致富愿望日益强烈,大局意识日益浓厚,开发条件日益成熟。
薅草锣鼓是在当地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定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薅草20人左右即打锣鼓。
薅草锣鼓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演唱以鼓手为主,既协调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薅草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付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和“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时不打,只以锣鼓作间奏,谓之“住鼓听声”;若边打边唱,以锣鼓伴歌,则称之“鼓里藏声”。
薅草锣鼓用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吃过早饭上工时唱“扬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有固定的唱词。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
《保康县志》记载:锄草田间,两人对歌,锣鼓应之,众人和之,不觉日头西下。
保康巫音(呜音)调是荆楚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是随着楚国的兴起发展而由民间走入宫庭的音乐。巫音调演奏乐器由马锣、小锣(包锣)、战鼓、小钗、大钗(俗称叶子)、长号、唢呐2支(比现通用的粗长)组成,由5人或6人演奏,巫音调的主要表现器乐为唢呐。古时演奏者坐在宫庭遥池对面的云台上,故称“云台师”。
巫音调在楚国时期被奉为国乐,主要用于表现祭祀、祭祖、祭火种(相传的楚民族祖先),民间适用的场合为白事、搬家。巫音调的主要特点:一是幽暗、诡谲、较神秘;二是音调上,唢呐演奏八孔音时发出的呜呜之声(故称巫音亦呜音),揉音(即闪音)较多;三是结构原始、粗犷。
巫音调随着楚国及楚文化的衰落又逐渐流入民间。1987年,县文化局,文化馆及武汉音乐学院专家来我县进行挖掘整理,巫音调曲目60个完整记录下来,拍摄了演奏照片,画了演奏器乐图解,整理编入《保康民间唢呐锣鼓曲》第二集,同年,保康巫音调全部曲目被《中国民间三套集成·湖北卷》收入出版,将保康巫音调单列为省民间器乐界的13类(此前全省器乐只有12类)。确立了巫音调在全省音乐界的地位。
唢呐巫音演奏最完整的叫王述金,男,现年47岁,家住保康县马良镇十字冲村,自幼随父学习演奏巫音调技巧,现从事演奏达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