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大桥成功的连接了京杭大运河南北两岸交通,是千里京杭大运河上第一座红色、A型、斜塔斜拉桥,也是进入新世纪泗阳新的地标工程、门户工程,更是泗阳“跨过大运河、拥抱洪泽湖”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
泗阳大桥原桥于1977年建成通车,2009年4月26日下午成功爆破拆除,结束了其30年的历程,新桥于2009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6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
泗阳大桥主桥选用独塔双索面斜拉结构,由于呈5度的倾斜角,对施工、检测的要求非常高。全桥共60根斜拉索,在工程上的应用技术首次采用耐久性较好环氧涂层钢丝拉索,通过在钢索中安装智能监测芯片、研究索力和温度智能化检测技术,为大桥斜拉索的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了手段和依据,既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又为实现资源节约型交通建设养护管理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桥塔状若大写英文字母A,高84米,命名为“时代之门”,具有开启新时代的寓意,通过这一“时代之门”将泗阳迎宾大道、城厢古镇、明清骡马古街、县城老城区、新城区有机串联在一起,连成了一条完整的历史文化轴线。她见证了泗水古国的繁华与变迁,更昭示着泗阳建成全面小康、跨入全国百强的美好未来。大桥整体设计体现出古朴与现代、婉约与刚健的特色。大桥上,刚健有力的“拱门”主塔,与骡马古街上的巍巍宝塔等古建筑遥相呼应。简洁明快的拉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泗阳大桥为沟通京杭运河南北两岸的重要城市通道,也是由盐徐高速公路泗阳李口互通连接泗阳县城的最便捷通道。方便了运河两岸群众出行,对于县城跨河发展、泗阳城市由滨水迈向滨湖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泗阳城市由滨河发展迈向滨湖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
泗阳大桥是泗阳主城区当之无愧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既呼应了全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总体部署,也必将对泗阳拉开城市框架、完善“畅通泗阳”体系、打开“东向”大门、建设国内一流的“滨水城市、运河新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一阶段,在京杭运河泗阳段已有五座大桥的基础上,还将建设桃源大桥、成子湖旅游公路大桥、267省道大桥和泗阳港大桥。“十二五”末,八桥飞架南北,将为泗阳经济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桥塔横梁镶嵌的“泗阳大桥”四个大字由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亲笔题写。
泗阳县旅游局发起泗阳十景评选活动,泗阳大桥被评选为泗阳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