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基督》是乔托在1305年至1306年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礼拜堂所作的装饰壁画之一。此画表现了基督遗体即将下葬时的情景,除人物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外,构图也突破了中世纪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焦点核心,展开了一个表现心灵与情感的动人场景。位于构图中心的圣约翰,在绝望与悲痛中向后伸展双臂,向人们展示出那几乎已经被停止使用了1000年的透视法,尽管此时乔托其实并不太了解解剖与透视的规律。
乔托将景物安排在他度过年轻时代的托斯卡纳山岩下,画面中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而沉浸在痛楚中的主要人物,表情哀伤但都带着高贵的节制,这使人们回忆起最伟大的古典传统。
圣约翰俯身向前凝视着耶稣的尸体,姿势毫不矫揉造作,却有一种肃穆的气氛,令人为之动容。画面上方的天使们,是唯一用纷乱的形式来表示哀伤的,正如乔托作品中大多数的天使那样,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腿,他们的长袍向后飘了起来,就好像被风吹起来一样。耶稣赤裸着身体,玛利亚用手支撑看他,一位只看见长袍,而看不见脸部表情的女圣徒,则托着他的头,这一切都凸显了画中死去的基督。玛利亚和其它的妇女,则轻轻地握着耶稣受伤的双手和双脚,手脚上依稀可见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伤痕。背景中的山崖,从上而下像一支利箭般,直指画面中央,也就是基督的尸体。山巅上的一颗枯树,其枯枝残叶把天空和地面联结在一起。在这幅画中,乔托充份运用了手的作用。例如圣约翰的手,右臂省去了很多的描绘,而以张开着的双臂,来表示心中的绝望;女圣徒们托着耶稣头部的手;基督的双手和双脚;以及最值得一提的,圣母玛利亚爱抚般搂看耶稣的脖子的那双手。然而,这幅画真正强大的感染力,还是自于那些体形真实、衣着朴素、而又气质高贵的,所有活生生的人物,他们实实在在、活灵活现地,让观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对耶稣的衷心敬爱。画面人物的形体也变得浑圆起来,在明暗相接的部位,过渡出现得更加柔和而且符合结构规律。在一件件长袍下面,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那些富于厚度和温度的身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做出自己的每一种姿势。尽管仍然强调对线条和轮廓的坚实描绘,但在近景与远景的人物之间,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具有实体感和雕塑感的造型方式、人物形象凸现出的无限激情以及崇尚人类自身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来文艺复兴大师们一再推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都曾受其影响。
《哀悼基督》(The Mourning of Christ):是幅戏剧性浓厚,并且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画作。在耶稣的遗体周围,是一群绝望的女圣徒和使徒们。
乔托·迪·邦多内(约1267-1337),14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幼年曾放过羊,后来跟随契马布埃学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博采众长.最终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阳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代表作有《哀悼基督》、《犹大之吻》、《金门相会》等。
乔托的杰作,充满哀伤之情,是斯克罗情感最著名,情感最澎湃的壁画。描绘围绕着从十字架上解下的基督遗体、哀恸基督死亡的场景。采用自然而又强烈的效果让圣母的脸靠近基督。借由灰色岩石上的斜线以及众人同方向的视线、肢体表情,引导观者视线落在死亡基督及日夜哀伤母亲的头部。
在这幅画,乔托大胆地突破了教会绘画传统,不是图解式的,而是以逼真生动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悼耶稣的情景。通过乔托,整个绘画的概念改变了:绘画不再是用图像来写作或复述文字内容,而是通过创造幻象使故事重新发生在我们的眼前。也许,透视法在希腊绘画中还只是一个单纯的技巧,但在乔托确立了定点透视之后,它就成为一个改变绘画观念的重要的革命因素。
全作的故事与情感核心,大胆描绘伏在基督身上抱头凝视已逝基督的玛利亚,流露浓烈、深挚情感。场景描绘具戏剧性,乔托史无前例地把人类的悲伤与悲剧巧妙地植入作品中。
荒凉郊野的背景,强烈传达故事性、象征性及叙事性。露出的岩石突然倾斜向死亡的基督,将画面斜割为两个部分,强调死亡的事实,凸显无法逃避的命运。画面描绘的众多人物,呈现各式各样的情感。尼可戴蒙及阿利马它亚的约瑟面无表情;新约圣经的玛利亚温柔地握着基督的双脚啜泣不止;女士、天使们绝望地紧握双手,日夜哀伤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