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镇江阁规模很小,为砖结构,已不复存在,后改名为“杨泗庙”。杨泗庙奉祀何人,志书上未见记载。传说中的杨泗将军,是一位水神,在五圣宫里倒是占有一席地位。据《宜昌府志》记载,杨泗庙在小南门(旧称文昌门)下,而不是在镇川门下。而《东湖县志》上亦记载得清清楚楚;“镇江王阁在西塞门(即今镇川门)下,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重修。”
镇江阁由于位于两江交汇处,地势陡然开阔,水天一色浩浩沧沧,不觉视野豁然开朗,入阁内登高远眺,凭槛临风,别有一番景致。横亘在沿江道路与江堤护坡之间的绿化带犹如一道绿色屏障随大江蜿蜒,绿化带里种植着高大的合欢和香樟,森森林木伟岸参天,亭亭如华盖般遮天蔽日,似云烟葱茏绵延弥漫。护栏一侧松柏四季常青,左右浓荫夹道留下中间一条通幽小径。即使盛夏正午,也是一片荫翳郁郁,草木清香沁人肺腑,身临其境凉意顿生,确实是一个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宜昌三江地段过去水患严重,给百姓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昔日,人们只能拜倒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尽管宜昌沿江一带建有黄陵庙、镇江王阁、杨泗庙、龙王庙等庙宇,大禹、龙王、镇江王等水神的神龛前终日烟雾缭绕,但是长江水害却仍然接连不断。仅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一次大水,即可窥见洪水造成的灾害是何等严重。“是年夏五月,大雨如注,连日夜不绝。江涨骤发,突涌入城。平地深者六、七尺。其不没者府署试院而已。郭洲、西坝及临江东西岸漂民居无算。”公元1700年(清朝康熙三十八年),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杨泗庙,意在镇住洪水灾害,保民平安。上世纪90年代历经火灾的庙宇破败不堪,宜昌市政府重建楼阁,并将葛洲坝治水历史载入阁内,正名镇江阁。被誉为“天下第四楼”。后毁于战乱.今之镇江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宜昌市政府在原址重建的,位于葛洲坝下游不远处。
镇江阁位于现滨江公园内,坐西朝东,背依长江,面向沿江大道。已经历尽296年的风风雨雨。它是一座外观二层内实三层歇山式顶、建成于清代早期的楼阁式建筑。阁高15.95米,面宽6.8米,阁前门建两柱五楼牌楼一座,面宽6.2米,进深2.4米,与阁前墙的木坊等构件相衔接。屋顶覆黄琉璃瓦,峻拔陡峭,四角飞翘,饰镂孔花脊,正脊上有一葫芦形青花瓷宝顶,两端饰吻兽,岔脊饰仙人走兽。山墙出腰檐,饰二龙戏珠游雕,墙角饰垂莲吊柱,檐口不施斗拱,而是做芝纹板,仅四角挑梁,安装倒兽斜拱。阁前底层额坊下的倒挂楣子由三块长方形木刻板组成,板上雕刻有山水路津、亭台楼阁、多种人物、花鸟图像,刻工精湛,形态生动,正中还刻有“花开瑶岛三千岁,云绕珠宫十二楼”。
镇江阁三字是重建时辑于我国书法名家字帖,阴差阳错的是镇字三横少了一横,成为当今镇江阁之趣谈。看似不可能出现的低级错误却有它内在的必然性,两横之镇江冥冥之中暗合了葛洲坝、三峡大坝镇锁长江之事,真是名副其实,有其名必有其实也。镇江阁是一处移地重建的仿古建筑,建筑之精美,不逊于江南三大名楼。为恢复宜昌历史人文景观,市政府于1987年元月选择在现址重建镇江阁,并于2006年12月20日进行全面修缮。修缮后的湖北宜昌市镇江阁焕然一新。
如今的镇江阁全阁占地536平方米,建筑面积1336平方米,阁高26.29米,阁分四层,层层斗拱飞檐,金瓦银脊,处处雕梁画栋。阁下为青石雕龙须弥座,有汉白玉雕栏,全阁上下共有34根盘龙柱,阵阵江风袭来,镇江阁楼上的风铃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很是悦耳。登阁望去,隐隐地可以看见葛洲坝伟岸的身影,朝下游的方向望去,夷陵长江大桥横跨在江面上,甚是壮观。登阁凭栏远眺,可尽览宜昌新貌,葛洲坝和宜昌城区美景历历在目,大坝雄姿,扬子江涛,西陵山色。
对宜昌而言,镇江阁在历史、文化和城市景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见证了宜昌自近代开埠通商以来的历史。从日寇占领到宜昌光复,从葛洲坝工程建设到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从一个无名小镇,一跃而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城市,镇江阁见证了这一切。镇江阁是宜昌城中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
镇江阁是宜昌城市文化的标志之一,这里原有宜昌最早的城市街区,北门、东门和镇江阁一带,是宜昌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地方,也是最能代表宜昌的地方,尽管大多已物是人非。到如今镇江阁仍然是沿江景观带的核心,无论是宜昌城市居民,还是来宜昌的游客,都会把镇江阁作为一个游览佳处。而无论从长江乘船近观宜昌,还是从江南磨基山远望宜昌,镇江阁都岿然而立,无疑是宜昌的标志景观之一。